乘梓 作品

第675章 存在锚点的漂移(第2页)

林夏的尖叫:“样本在复制!它在复制我们的记忆!”

小张的呜咽:“镜子里的我在笑……”

方武的低语,轻得像叹息:“你看,时间从来没动过。我们一直困在2065年的那场火里。”

红沙地突然开始震动,银杏树的叶子哗哗作响,飘落的叶片在空中变成银白色的菌丝。沈溯低头看向自己的手心,银白色的血迹正顺着掌纹流动,慢慢勾勒出另一个人的轮廓——方武的脸,嘴角带着他在消毒间镜子里见过的,那抹不属于人类的微笑。

远处的身影举起了培养皿碎片,沈溯下意识地举起自己手里的半片。当两个碎片即将拼合的瞬间,他终于想起了那个被遗忘的细节:十年前的火灾现场,那个把他从浓烟里拖出来的救援队员,左手虎口有块月牙形的疤痕。

而那个人,在把他推出安全门后,永远留在了火场里。

掌心的碎片突然发烫,像被投入了62c的茶水。沈溯的视线开始模糊,最后映入眼帘的,是红沙地里突然冒出来的无数只手,每只手的虎口都有月牙形的疤痕,每只手都在朝着他的方向,缓慢而坚定地伸出。

操作台的时间显示,依然是14:37。

沈溯的睫毛上凝结着红沙地的细沙时,操作台的电子钟突然发出蜂鸣。他猛地睁开眼,62c的茶水正从倾斜的杯口漫出来,在桌面上汇成细小的溪流,漫过那块银白色的培养皿碎片。

水渍流过的地方,浮现出淡红色的纹路,像某种血管系统。沈溯伸手去擦,指尖却在接触桌面的瞬间僵住——操作台的玻璃表面下,无数细小的银线正在游动,像被惊动的鱼群。

“沈博士,第七区的样本污染报告需要您签字。”方武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带着消毒水浸泡过的干涩。沈溯回头时,正看见他把一份浅蓝色文件夹放在桌角,文件夹边缘的金属夹泛着和共生体相同的银光。

方武的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个人终端,屏幕亮着,显示着和沈溯完全一致的界面:空白的通讯记录,停留在14:37的时间戳,以及一条未发送的消息草稿——“红沙地的银杏树又结果了”。

“你的终端。”沈溯的目光停在对方的口袋上,“昨晚的观测数据上传了吗?”

方武的手指在文件夹上顿了顿,指甲缝里嵌着暗红的沙砾:“第七区的网络今早断了,维修部说光纤被……”他突然卡住,像是忘了要说什么,转而扯了扯领口,“您该吃药了,抗排异反应的抑制剂。”

沈溯的心脏猛地收缩。他从未服用过抗排异药物——这是方武的药。十年前那场火灾后,方武作为救援队员接触了变异共生体,必须终身依赖抑制剂才能稳定体征。这个细节像枚生锈的钉子,突然楔入记忆的裂缝。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左手,虎口的疤痕不见了。皮肤光滑得像从未受过伤,但当他用右手去触摸时,却摸到一片凹陷,像被什么东西从内部啃噬过。

“我去趟药房。”沈溯站起身时,故意撞了下操作台。方武下意识地伸手扶住培养皿,他的袖口滑落,露出手腕内侧的 barcode(条形码)——那是实验室给共生体样本标注的唯一标识,编号734。

药房的自动药柜发出齿轮转动的咔嗒声时,方武正盯着冷藏柜里的抑制剂。蓝色药瓶上的标签写着“方武,每日一次”,但瓶身的生产日期却显示为2065年3月12日——十年前,这个日期,正是首批共生体样本成功培养的日子。

冷藏柜的玻璃门上,他的倒影正在微笑。这次的笑容很正常,嘴角的弧度符合人类面部肌肉的活动范围,但倒影的左手虎口没有疤痕,反而有块月牙形的胎记,和沈溯童年照片里的印记一模一样。

“方助理,沈博士的抑制剂剂量需要调整吗?”药师的声音从窗口传来,带着电子合成的平稳。方武转身时,看到对方递来的处方单上,患者姓名处写着“沈溯(734共生体宿主)”。

“不用。”他接过药瓶时,指尖触到药师的手套,那上面有块潮湿的水渍,闻起来像红沙地的铁锈味,“他最近有没有说过什么奇怪的话?比如……红沙地?”

药师的瞳孔在镜片后收缩:“上周三,他说梦见自己在红沙地种树,还说树洞里有只手在敲摩斯密码。”她突然压低声音,“方助理,您见过沈博士的体检报告吗?他的血液里,有734样本的基因序列。”

方武的喉结动了动,说不出话。冷藏柜的玻璃开始结霜,霜花组成的图案里,沈溯正举着半片培养皿,站在燃烧的实验室里。火焰是银白色的,舔舐着他的白大褂,却没有留下任何焦痕。

这时,个人终端震动起来,是沈溯发来的消息:“药房的光纤是你剪断的,对吗?”

方武抬头看向药柜顶部的监控摄像头,镜头正缓缓转动,对着冷藏柜的方向。他突然想起今早维修部的报告:光纤断裂处有明显的牙印,像是被某种生物啃噬过。

林夏在第七区的隔离舱前发现了那根银白色的头发。

头发缠绕在舱门的密码锁上,长度超过两米,末端打着个复杂的结——这是沈溯十年前教给她的水手结,用于紧急情况下固定培养皿。但更诡异的是,当她用镊子夹起头发时,它突然开始收缩,像有生命般缠上她的手腕。

“林医生,样本的活动指数恢复了!”小张的声音带着哭腔,观测屏上的波形图正疯狂跳动,形成和人类脑电波完全一致的频率,“它在播放声音,您听!”

扬声器里传来沙沙的电流声,接着是沈溯的声音,带着红沙地的风声:“方武,把抑制剂给我,我的共生体快失控了。”

然后是方武的回应,比平时低沉许多:“那是我的药,沈溯。你早就不是人类了,从你吞下培养皿碎片的那天起就不是。”

林夏的呼吸瞬间停滞。十年前的火灾现场,她作为医护人员第一批进入,亲眼看见沈溯把半片培养皿塞进嘴里——那是为了防止样本落入救援队手中,官方报告里从未提及的细节。

小张突然指着隔离舱的玻璃壁:“它在写字!”

银白色的菌丝正在玻璃上蠕动,组成歪歪扭扭的字迹:“2065.03.12,沈溯与734共生体融合,存在锚点替换完成”。

这时,隔离舱的温度显示突然跳到62c,和沈溯茶杯里的水温一模一样。舱内的营养剂开始沸腾,银白色的泡沫中,慢慢浮起半片培养皿碎片,边缘的裂痕正好能和沈溯储物柜里的那半片拼合。

林夏的个人终端突然弹出一条加密信息,发件人是方武,内容只有一张照片:红沙地里的银杏树,树干上刻着的“阿武”被划掉了,取而代之的是“734”。

沈溯在药房的通风管道里找到那截断掉的光纤。断口处果然有牙印,齿痕的间距和他虎口的疤痕完全吻合。当他用指尖去触摸时,光纤突然亮起,像条发光的血管,将他的影子投射在管道壁上——那是个共生体的轮廓,头部位置长着两棵银杏树。

方武的脚步声从管道外传来,带着规律的停顿,像是在数着什么:“第一盏灯,第二盏灯……第七盏灯。”

沈溯屏住呼吸,看着管道口的阴影里,方武的白大褂下摆闪过。对方的手里拿着个铁盒,和沈溯找到的那个一模一样,只是盒盖的锁扣上缠着银白色的菌丝。

“你知道为什么时间总停在14:37吗?”方武的声音从管道外传来,带着回声,“因为十年前的这个时候,你正在红沙地里埋我的尸体。”

光纤的光芒突然熄灭,沈溯在黑暗中摸索着后退,后背撞在某个坚硬的物体上。他伸手去摸,摸到一片温热的皮肤,以及手腕内侧的条形码——编号734。

“我才是方武。”黑暗中响起另一个声音,和沈溯的声线完全一致,“你是734共生体复制的我的记忆,一个没有锚点的幽灵。”

通风管道突然剧烈震动,无数红沙从缝隙中漏下来,埋住沈溯的脚踝。他低头看去,自己的皮肤正在变得透明,血管里流动的不是血液,而是银白色的菌丝。

方武的脸出现在管道口,手里举着那半片培养皿:“该拼起来了,沈溯。或者我该叫你……734?”

沈溯的视线越过对方的肩膀,看到药房的自动药柜正在倾倒,蓝色的抑制剂药瓶摔在地上,流出银白色的液体,在地面上汇成红沙地的形状。而在那片液体中央,银杏树的影子正在摇晃,树叶间露出无数张脸,每张脸都长着和沈溯一样的眼睛。

当两片培养皿碎片接触的瞬间,操作台的电子钟终于跳动起来。14:38。

沈溯的指尖传来剧痛,他看着自己的手慢慢变成银白色,虎口处重新浮现出月牙形的疤痕——这次,那是方武的疤痕。而方武的左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透明,像被阳光晒化的冰。

“你的锚点是我,我的锚点是共生体。”方武的声音越来越轻,身体开始分解成银白的光点,“我们都困在彼此的记忆里,像两棵缠绕的银杏树。”

红沙地的景象再次浮现,这次沈溯看得格外清晰。银杏树的树洞里,埋着半片培养皿,碎片上的血迹是红色的——那是方武的血。而在树洞深处,无数只手正在向上攀爬,每只手的手腕上,都戴着写有“沈溯”名字的手环。

个人终端在这时爆发出刺耳的警报,林夏的声音穿透电流的杂音:“第七区的样本正在分裂!它复制出了两个沈溯!”

沈溯低头看向自己的手心,银白色的菌丝正在组成新的字迹:“存在锚点漂移的终极形态——共生体即自我”。

远处的红沙地里,方武的身影正在消散,变成漫天飞舞的银白光点。沈溯伸出手去抓,却只握住一把暗红的沙砾。沙砾从指缝漏下时,他突然想起那个被遗忘的细节:十年前把他推出火场的救援队员,最后说的那句话不是“快跑”,而是“记住红沙地的温度,62c”。

操作台的茶水终于凉透了。沈溯看着杯底的电子屏,62.00变成了58.00,小数点后两位开始疯狂跳动,像在倒计时。而桌面的水渍里,无数细小的银线正在汇聚,慢慢组成方武的脸。

这次,那张脸没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