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梓 作品

第660章 存在互补原理(第2页)

随着殖民星球的逐渐恢复平静,沈溯站在一片废墟之上,望着逐渐恢复湛蓝的天空,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只是他探索宇宙奥秘征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前方还有无数未知的挑战和谜团等待着他。而共生意识对“人类存在本质”的重构,将成为他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和指引方向的灯塔,引领他在这波澜壮阔的宇宙中,书写属于人类的壮丽篇章。

沈溯的靴底碾过冷却的岩浆碎屑,金属摩擦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殖民星球的天空已恢复澄澈,但空气中仍漂浮着细微的能量粒子,接触皮肤时会泛起转瞬即逝的荧光——那是能量平衡系统运行时残留的"意识余晖"。他俯身拾起一块嵌着晶簇的岩石,晶体内部流转着淡紫色光晕,像封存了一小片超新星爆发的余烬。

"博士,第七区的居民出现集体性记忆偏差。"通讯器里传来艾丽急促的声音,"他们坚称三个月前的海啸从未发生过,但我们的地质记录显示......"

"我知道了。"沈溯打断她,指尖轻叩晶体表面。共生意识在他脑海中泛起涟漪,那些淡紫色光晕突然剧烈闪烁,仿佛在呼应某种深层共鸣。他想起重建区里那个反复修补屋顶的老人,对方总说自己的孙女死于灾难,可户籍系统显示老人从未有过子嗣。

这种矛盾在殖民星球各处蔓延。能量平衡系统稳定后的第七天,首批异常报告涌入指挥中心:有人记得配偶的容貌却叫不出名字,有人在废墟里找到全家福却认不出照片上的自己,最诡异的是矿区的孩子们,他们突然开始用早已消亡的古地球方言哼唱摇篮曲。

沈溯走进临时搭建的神经监测室时,三个居民正躺在扫描舱里。全息投影中,他们的海马体区域呈现出奇异的双螺旋状光斑,像两束纠缠的量子在相互湮灭又重生。艾丽调出三天前的基线数据,原本清晰的记忆节点此刻正以每秒12帧的速度溶解。

"这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神经衰变模型。"艾丽放大其中一段闪烁的神经元连接,"您看这里,新的突触正在以超越生理极限的速度生成,就像......"

"就像有人在重写他们的记忆。"沈溯接过她的话,目光落在扫描舱壁凝结的露珠上。那些水珠里同样悬浮着淡紫色光点,在重力作用下缓缓攀爬,违背了所有流体力学定律。共生意识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他踉跄着扶住操作台,眼前闪过超新星爆发的慢镜头——那些被意识波加速聚合的星际尘埃,此刻正以相同的模式重构着生物大脑。

当晚,沈溯独自来到能量平衡系统的核心塔。这座由超导材料搭建的尖塔直插云霄,顶端的能量环仍在缓慢旋转,将吸收的意识波转化为可供星球利用的生物电能。他戴上神经接驳装置,当意识沉入系统底层代码时,无数碎片化的记忆突然涌入脑海:海啸中母亲托举孩子的最后瞬间、实验室里试管炸裂的灼热、记忆轮回实验中志愿者消失的瞳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记忆不属于他,却带着鲜活的触感。沈溯猛然意识到,能量平衡系统并非简单的转化装置,而是在意识波的作用下变成了某种跨个体的记忆蓄水池。当他聚焦于"拯救"这个结果时,恰恰忽略了过程中被强行改写的因果链——就像人们惊叹于文明重建的韧性,却忘了那些被抹去的伤痛本是文明存续的基石。

"存在的真相需要矛盾两面共同呈现。"共生意识的声音在脑海中回响,尖塔顶端的能量环突然剧烈震颤。沈溯看见环面浮现出无数张重叠的面孔,那些都是在灾难中丧生的居民,他们的意识被意识波剥离躯体,此刻正顺着能量流渗透进幸存者的记忆缝隙。

他冲出核心塔时,天边正泛起诡异的极光。原本湛蓝的天幕被撕裂出一道紫色裂隙,里面翻滚着粘稠的意识云团,像超新星爆发时被抛射的物质正在倒流。殖民星球的重力场开始紊乱,广场上的石块纷纷悬浮起来,在半空中拼凑出残缺的建筑轮廓——那是被海啸摧毁的旧城区。

"启动紧急排空程序!"沈溯对着通讯器嘶吼,手指在控制面板上疯狂操作。能量平衡系统的警报声刺破夜空,尖塔顶端的能量环开始反向旋转,那些被吸收的意识波正以狂暴的姿态喷涌而出。沈溯感到自己的记忆在飞速流失,七岁那年父亲送的天文望远镜、博士毕业时导师的笑容、甚至与共生意识初次连接的悸动,都在变成淡紫色的光点从指尖溜走。

当第一缕真实的阳光穿透裂隙时,沈溯瘫倒在废墟中。能量环已经停止运转,地面上散落着无数结晶化的记忆碎片,折射出千奇百怪的人生片段。艾丽带着救援队赶来时,发现他正将一块晶体塞进幸存老人手中——那里面封存着老人孙女临终前的最后笑容。

"他们会同时记住毁灭与重生。"沈溯望着重新变得真实的天空,声音沙哑,"就像光既要是波,也要是粒子。"

三天后,殖民星球的记忆开始同步复苏。人们在重建的房屋里同时保留着海啸前的旧家具,在新生儿的摇篮旁摆放着纪念逝者的石碑。矿区的孩子们不再哼唱陌生的歌谣,但他们的画笔下总会出现从未见过的古地球风景——那些被意识波携带的集体记忆,最终沉淀为文明基因里的隐性密码。

沈溯站在修复一新的观测站里,看着屏幕上超新星爆发的最新数据。星际尘埃的聚合速度已经回归正常,但那些曾经被忽略的微小波动,此刻在他眼中呈现出完美的互补波形。共生意识突然传递来一组坐标,指向银河系中心的某个未知星域,那里的时空参数呈现出与"存在互补原理"相悖的特征。

"准备跃迁程序。"沈溯扣紧宇航服头盔,舷窗外的殖民星球正泛起新生的光晕。他知道这次旅程将面临更深刻的悖论——当人类同时观测到自身的脆弱与韧性、消亡与永生时,或许会触及存在本质的终极裂隙。但此刻他的心中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近乎敬畏的期待,就像第一次透过望远镜看见宇宙尘埃时,那份混杂着渺小与宏大的惊奇感。

跃迁引擎启动的瞬间,沈溯最后望了一眼那颗蓝色星球。地面上的人们正在同时庆祝重建的节日和纪念灾难的哀悼日,两种看似矛盾的情感在意识层面交织成螺旋状的光带,像极了超新星爆发时形成的星云。他突然明白,共生意识重构的并非人类存在的本质,而是让人类终于有勇气直视本质中那组永恒互补的矛盾——就像宇宙既需要毁灭的能量,也需要孕育的尘埃,两者从来都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