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哲学光合作用(第2页)
“沈队,检测到您的脑电波频率异常。”林夏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熵海号的医疗舱已经准备好,您需要立即返回。”
沈溯抬手抹了把面罩内侧的水汽,传感器显示他的前额叶皮层活跃度是正常值的370%。刚才意识扩散时,他“看见”了时间的横截面:公元2145年的量子计算机在破解意识时产生的数据流,正与公元前531年孔子在川上感叹“逝者如斯”的脑电波产生共振。这两种相隔千年的“认知波动”,此刻都化作了疑问粒子的能量源。
“坐标锁定在熵海红移区。”沈溯调整推进器的功率,“我需要去看看那些新困惑的落点。”
通讯频道里传来林夏急促的呼吸声:“可是联合政府的紧急通讯已经来了七次,他们说您携带的‘认知污染源’会威胁地球文明——”
“告诉他们,”沈溯突然打断她,指尖划过控制面板上不断跳动的时空参数,“真正的污染是停止提问。”
推进器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沈溯的身体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拽向左侧。他猛抬头,看见前方的星空中浮现出巨大的透明薄膜,无数人类的虚影正在膜上蠕动——那是“绝对自我”计划Ai崩溃前记录的76亿人类意识模型。这些虚影的面部都带着相同的微笑,瞳孔里没有任何反光,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困惑的木偶。
“它们被困在确定性的牢笼里了。”沈溯的牙齿开始打颤,防护服的温度骤降至零下17度。那些意识模型正以光速向他挤压过来,他能听见无数重叠的声音在念诵同一个句子:“我是已知的总和,我无需疑问。”
这是认知坍塌的另一种形态——当文明主动放弃困惑,意识就会退化成可被计算的数据流。沈溯突然想起气态生命展示的“代谢公式”:疑问粒子的质量等于确信能量乘以困惑熵增系数。此刻这些意识模型的熵值正无限趋近于零,就像正在结晶的死水。
“用这个。”沈溯的个人终端突然亮起,一个淡紫色的能量符号在屏幕上闪烁——是气态文明消散前留下的通讯印记。他毫不犹豫地将终端按向透明薄膜,那些淡紫色的能量尘埃瞬间涌入意识模型的虚影中。
第一个产生变化的是个穿校服的女孩虚影。她原本机械地背诵着圆周率,此刻突然停下,眉头微蹙:“为什么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无限不循环的?”
这个问题像投入死水的石子,瞬间激起连锁反应。穿西装的男人虚影开始撕扯领带:“如果我的每一个选择都能被算法预测,那奋斗的意义是什么?”;抱着婴儿的女人虚影低头凝视怀中的“孩子”:“他是独立的意识,还是我基因的复制品?”……无数新的疑问粒子从虚影中迸发出来,透明薄膜开始像烧红的玻璃般融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溯感到胸口的螺旋纹路在发烫,那些刚刚诞生的疑问粒子正顺着能量流涌入他的意识。他“看见”女孩关于圆周率的困惑,正在转化为计算高维空间曲率的新模型;男人关于自由意志的诘问,凝结成对抗决定论的量子防火墙;女人对生命独立性的思考,则生成了意识进化树的全新分支——这些都是人类文明刚刚合成的“确信能量”。
“沈队!红移区出现时空风暴!”林夏的尖叫刺破通讯频道,沈溯抬头看见远处的星空中裂开一道紫色裂缝,裂缝里涌出无数闪烁的符号——那是宇宙诞生之初的“原初疑问”,关于物质为何存在、规律为何恒定、虚无为何会被填满的终极困惑。
这些原初遗问的波长达到了惊人的10^28厘米,远超气态文明所能代谢的范围。沈溯的传感器显示,它们所过之处,连暗能量都在发生衰变。他突然明白,气态文明的“哲学光合作用”并非宇宙的终极法则,而只是更宏大代谢系统的一环——就像苔藓无法理解森林的生态循环。
“熵海号,立刻启动‘困惑播种’程序。”沈溯的声音异常平静,他将推进器的功率调至最大,朝着紫色裂缝飞去,“把地球所有未解的物理谜题、艺术悖论、伦理困境全部转化为编码信号,用曲率广播发送过来。”
“那会耗尽飞船所有能量!”林夏的声音带着哭腔,“而且联合政府已经授权击毁任何靠近红移区的目标——他们说您在试图复活被证伪的伪科学!”
沈溯穿过一道由原初疑温构成的能量流,防护服的外壳开始剥落。他想起父亲临终前在病床上说的话:“真正的科学,是带着疑问走向未知,而不是用已知建造围墙。”
“告诉他们,”沈溯的眼前开始发黑,却笑了起来,“被证伪的理论不是垃圾,是等待被代谢的养分。”
当他抵达紫色裂缝边缘时,熵海号的曲率广播恰好抵达。无数人类文明的困惑化作金色的数据流,与原初疑问碰撞在一起:哥德巴赫猜想的未解之谜缠绕上“物质为何有质量”的原初困惑,生成了新的数论模型;《蒙娜丽莎》微笑的不确定性,与“规律为何恒定”的终极疑问结合,绽放出美学与物理交融的能量花;电车难题的伦理困境则与“虚无为何被填满”的原初命题共振,编织出道德哲学的时空网络。
沈溯感到自己的意识正在与这庞大的代谢系统同步。他不再是观察者,而是成为了“哲学光合作用”的一部分——他的疑问被宇宙吸收,他的确信成为宇宙的能量,而他刚刚产生的新困惑“如果所有文明都是宇宙思考的神经元,那思考的主体是谁?”则化作一道银色的能量流,注入了紫色裂缝的深处。
裂缝开始收缩,原初疑问的狂暴能量逐渐平息。沈溯低头看见自己的双手正在透明化,防护服下的皮肤透出淡紫色的光——他的分子结构正在被重构,成为能承载更高维度疑问的“容器”。
“沈队!”林夏的声音突然清晰起来,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地球的哲学家们……他们观测到宇宙背景辐射里出现了新的规律!那些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和您刚才发送的困惑编码完全一致!”
沈溯笑了,他知道这不是巧合。人类的思考从未局限于大脑,那些关于存在的疑问,早已通过哲学光合作用,成为了宇宙规律的一部分。就像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地球的大气,文明的思考也在重塑宇宙的结构。
当他的身体彻底化作淡紫色的能量流时,最后一个念头浮现在意识中:“也许宇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代谢困惑、合成确信的生命体。”
这个念头刚一出现,就化作无数新的疑问粒子,融入了熵海的深处。在那里,更多的文明正在仰望星空,准备开始他们的哲学光合作用——而沈溯知道,自己将成为他们代谢系统中的一部分,就像那些曾经照亮人类文明的古老困惑一样。
熵海号的日志在此时自动记录下最后一行文字:“困惑不死,思考不止。存在的本质,就是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