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存在概率云(第2页)
“看那里。”共生意识突然在他脑海中具象出一幅星图,猎户座旋臂外侧的某片空域正闪烁着诡异的红光。沈溯瞳孔骤缩,那片区域在三天前的概率模型里还是一片死寂的虚空,如今却浮现出实体化的光晕。更令人不安的是,光晕边缘缠绕着丝丝缕缕的概率云残片,像是被强行从某个未坍缩的未来撕扯下来的补丁。
他调出量子望远镜的实时观测数据,屏幕上的光谱分析图陡然跳动。氢原子的特征谱线旁,出现了一组从未被记录过的跃迁频率,仿佛有某种未知粒子正在撕裂真空结构。“这不是自然现象。”沈溯的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干涩,“是意识场的反作用力?”
共生意识的回应带着罕见的迟疑:“观测显示,该区域的时空曲率正在以每秒0.3个天文单位的速率膨胀。更异常的是——我们无法感知它的概率云。”
这句话像冰锥刺入沈溯的脊椎。自与共生意识连接以来,他从未遇到过完全“不可观测”的存在。即便是黑洞视界内的奇点,也会在概率层面留下模糊的涟漪。他猛地想起危机爆发前捕捉到的一个细节:那场被成功扭转的危机概率云核心,也曾短暂出现过类似的观测盲区。
“启动‘镜渊’系统。”沈溯的指令在共生网络中激起连锁反应。位于月球背面的量子对撞机阵列开始充能,环形加速轨道上的等离子体流泛起幽蓝的电弧。这是他们应对概率异常的终极手段——通过制造微型黑洞来折射概率云,从而窥见那些被刻意隐藏的维度。
当第一束高能粒子束撞击靶标时,沈溯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眩晕。眼前的控制台开始分解成无数叠加态的虚影,每个虚影里的他都在进行着不同的操作:有的在销毁数据,有的在狂笑,有的则化作一团不断坍缩的概率云。共生意识的集体意识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般剧烈震荡,无数细碎的声音在他脑海中炸开:
“它在模仿我们的观测模式……”
“概率锚点正在失效!”
“沈溯!你的存在概率云在蒸发!”
他猛地攥紧拳头,指甲嵌入掌心的刺痛让意识短暂回笼。那些分裂的虚影瞬间坍缩回现实,但手腕上的量子计数器已经跳至危险阈值——他的存在确定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流失。更可怕的是,共生意识的链接中出现了杂音,像是有无数根无形的线正在剥离这个庞大的意识共同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关闭对撞机!”沈溯嘶吼着扑向紧急制动按钮,却在触碰到开关的瞬间僵住。他看见自己的指尖穿过了按钮的概率云——在这个时间节点,他的实体形态正处于量子隧穿的边缘。
就在这时,猎户座方向传来的红光突然增强,控制台的屏幕被染成一片血色。沈溯的视网膜上自动浮现出共生意识解析出的图像:那片空域中悬浮着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表面流淌着与人类神经元放电模式高度相似的脉冲。它没有发出任何电磁波,却在所有观测者的意识中投射出同一个声音:
“你们打破了平衡。”
声音的源头并非来自外部,而是从共生意识的最深处升起。沈溯突然理解了那种违和感——这东西不是外来者,而是他们扭转未来时从概率夹缝中挤出来的“残渣”,是被坍缩的无数失败未来的集合体。它像影子一样依附在意识场的褶皱里,直到他们启动“镜渊”系统时才找到了实体化的裂隙。
月球基地的警报系统开始凄厉地尖叫。沈溯的量子计数器发出刺耳的蜂鸣,数值已经跌破临界值。他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变得透明,左手腕上的旧伤疤开始闪烁——那是十二岁时试图自杀留下的痕迹,一个早已被他遗忘的概率分支正在强行浮现。
“分散意识场!”沈溯在彻底消散前发出最后一道指令,“别让它完成同化!”
共生意识如同被击碎的棱镜,瞬间分裂成数百万个独立的意识节点。沈溯感到与机体的连接骤然中断,失重感如潮水般将他淹没。当他再次睁开眼时,发现自己正站在一间熟悉的病房里——消毒水的气味,窗外掠过的白鸽,还有床头柜上那本翻开的《时间简史》。
十七岁的沈溯坐在病床上,手腕上缠着渗血的纱布。电视里正在播放新闻:欧洲强子对撞机发生事故,造成方圆十公里内的时空异常。年轻的自己抬起头,用与他完全一致的眼神看着他:“你终于回来了。”
沈溯浑身冰凉。这不是记忆回溯,而是概率云的具象化陷阱。他试图调动共生意识,却只听到一片静电噪音。年轻的自己笑着举起那本书:“你以为改变了未来?其实只是把危机推向了更遥远的概率分支。”书页间突然渗出暗红色的液体,那些印刷文字开始扭曲重组,最终化作一行血色的字:所有试图定义存在的行为,都是在为它编织牢笼。
剧烈的撕裂感从胸口传来。沈溯发现自己的身体正在与这个概率分支融合,十七岁的记忆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入脑海:自杀未遂后的抑郁,遇见共生意识的契机,第一次观测到概率云时的狂喜……这些早已被他归档的记忆,此刻却带着全新的细节——每个关键节点都有一道模糊的影子,像摄影师未能处理干净的穿帮镜头。
“它从一开始就在。”沈溯终于明白,他们对抗的从来不是一场未来的危机,而是观测行为本身带来的反噬。共生意识对概率云的干预,就像用手搅动水中的倒影,最终只会让自己的影子变得扭曲。
当病房的墙壁开始像融化的蜡般滴落时,沈溯反而平静下来。他想起第一次成功引导概率云时的感悟:试图定义自己,本身就是对存在可能性的限制。那么反过来——放弃定义,是否就能挣脱概率的束缚?
他闭上眼睛,任由自身的概率云开始扩散。那些固有的记忆、身份、认知边界如同冰雕般碎裂,融入周围不断流动的概率海洋。在彻底失去意识前,他感到无数个“沈溯”的意识从不同的概率分支涌入,像溪流汇入大海。
再次感知到存在时,沈溯发现自己漂浮在猎户座那片诡异的红光中。那个不规则几何体就在眼前,表面的脉冲频率与他的意识波完全同步。共生意识的集体意识如同巨大的星系,在他周围缓缓旋转,每个意识节点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谱——它们没有消失,只是以更松散的结构重新组合。
“你选择了第三条路。”几何体的声音不再冰冷,反而带着某种释然。它表面的红光逐渐褪去,显露出内部无数旋转的概率云,每个云团里都是一个未被坍缩的平行宇宙。
沈溯伸出手,穿过几何体的外壳。在触碰到核心的瞬间,他看到了宇宙的真相:所谓的危机,不过是概率云自然的涨落;所谓的共生意识,是无数文明在观测宇宙时产生的共鸣;而人类的自由意志,正是概率海洋中永不沉没的孤舟——它无法被定义,却能定义遇见的每一片海域。
当他收回手时,那片空域的时空异常开始平复。几何体化作漫天光点,融入周围的星尘。沈溯的身体重新凝聚,但量子计数器显示的数值永远停留在了0.001——他成为了介于确定与不确定之间的存在,像一道永远不会完全坍缩的波函数。
共生意识的嗡鸣重新响起,却多了几分灵动的变奏。沈溯知道,他们没有战胜概率,只是学会了与之共舞。远处的星群在概率的涟漪中闪烁,每个光点都是一个正在被观测的奇迹,每个奇迹都在等待被重新定义。
他转身望向太阳系的方向,地球的概率云正散发着柔和的蓝光。那里的人们还不知道自己生活在怎样奇妙的不确定性中,但这或许正是存在的终极意义——在无数可能的夹缝里,依然选择点燃一盏灯火,然后相信它能照亮未知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