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西域都护府(第2页)

不费一兵一卒可以让自家的国土不断的扩张,得利于乌孙和大宛灭国的国家,不由打起某一些主意,比如让大汉知道哪些个国不敬,如此就能让大汉出手。

西域各国自知想灭掉一个国不容易,可在大汉那儿轻松得如同喝水一般。

坏心眼的人从来不少。

死道友不死贫道,在西域各国不断上演。

今日有人告那一个国和匈奴勾结,打算劫大汉的商队。

明日有人告有人假扮土匪抢走大汉的商队。

没有付之行动的事刘徽不会跟人计较,一旦有人付之行动,大汉不客气。

商队,那是代表大汉的存在,敢劫大汉的商队,找死。

找死就不用客气,刘徽领兵走一趟,东西拿回不说,赔偿拿到更是不少。好在没有闹出人命,否则就不要怪大汉的兵马不客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着西域上的商队越来越多,刘徽开始和各国商量建起护卫队。以确保商队安全通过。

不仅如此,合各国之力,连同匈奴在内,形成一条商道,一路护卫,直到更远的地方。

这样的护卫当然不是白干的,刘徽给他们一定的好处,而且拿出商队所得的利。甚至还可以帮他们把东西带去。

利益,永远都是最让人心动的。

单一的销售不可取。刘徽在张骞跑了几回后,决定联合西域各国和匈奴一起吃下更远的地方那所得到的利润。

钱赚得多还是少,数一数就知道了。

况且,不要钱,要自己最缺的东西,也是完全可以商量的。

只在于,有没有各自想要的?

当然有。

于此,由各国联合组成的一条商道便形成了。

繁荣的丝绸之路,通往更远的地方,也将他们各国的珍宝都带到更远的国度,让他们为更远的人民和国家所知道。

与之而来,有着世界上最美丽的丝绸的大汉,长安,那个天子脚下,更加引人注目。

无数的人慕名而来,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长安,一道见证大汉的繁华。

五年后,一如刘徽当年曾向刘彻承诺过的那样,西域之地,一定会在未来成为大汉一部分。

刘徽二十六岁那一年,刘彻四十七岁,西域各国上书,奉大汉天子为尊,从今往后,西域各国的国王太子废立之事,皆听大汉诏令。

为了昭示大汉的威严,大汉在西域置西域都护府,控制整个西域。

西域各国,无敢有不从者。

至此,西域的商道得通,正好刘彻准备前往泰山封禅,刘徽终于是要回长安。

认真论起来,刘徽自那年回长安后,除了第一年回长安呆了两个月,之后都是来去匆匆,在长安的日子总共加起来都不到一个月了。

为此卫子夫十分忧愁。

要知道刘徽今年都二十六了,霍去病三十一。

两人聚少离多,至今无子。

而霍去病的身体,瞧着虚弱。

连卫青也一样。

刘徽在河西干得风生水起,叫西域在不知不觉中都在大汉的控制之下,朝堂上参刘徽的人不少,每一个都有不同的心思,西域的商道,那样巨大的利益,不知引得多少人看红了眼。

无奈多年前刚拿下河西时,面对刘徽当时向天下人昭示西域将来的繁荣,相信的人,跟着刘徽走得踏踏实实的,那是名利都得以双收。

后知后觉反应过来的人,不好意思,想再分利,没有他们的位置。

抢不到位置就得上手段,不计一切。

但他们难不成以为能够占据位置的人都好对付?

别的人不说,单论一个刘徽,她有多会做生意?

她手里的生意到底有多赚钱,以前在大汉的时候他们都不敢想,现在都已经通往西域,甚至是更远的国度,赚到的钱更是他们所无法想象的。

刘徽在西域费心经营,后头参刘徽的不少,诚然刘徽不缺钱,一向遵纪守法,而且行事也算公正。可是有心要找她麻烦的人,鸡蛋都能挑石头,但凡不是刘彻扛得住,刘徽早让人弄回长安。

饶是现在因为刘彻要封禅,刘彻断不可能不把刘徽带上的,刘徽在离开西域之前,该安排的都要安排。好在一开始刘徽有意掌握大方向,西域内的诸事,各司其职,各安其事。

没有刘徽在,只要不出大事,还是能有条不紊的继续发展。

等刘徽的抵达长安,见霍去病身边的人来请,“长公主,冠军侯等着您。”

等,便看到不远处立于马车之侧,一身玄衣的霍去病。

刘徽含笑下马,小跑过去,“表哥。”

笑容在看到霍去病上唇的胡须时僵住了。

眨巴眨巴眼睛,突然看到霍去病留须,刘徽人都傻了。

习惯上辈子看到那八十岁都唇上光亮的人,别的人,如刘彻,卫青,那不一样,刘徽虽然有些不习惯,也不得不习惯起来。

可是,看着霍去病蓄须。刘徽忍了又忍问:“能不蓄须吗?”

霍去病看着刘徽回来,脸上的笑意加深,下一刻他听到了什么?

不蓄须?

下一刻,刘徽抱住他道:“能不蓄吗?太丑了。”

霍去病对这个理由能如何。环住刘徽道:“好。”

好啊?刘徽一听松开霍去病,认真的道:“我说的是真的。”

霍去病握住她的手道:“徽徽以为我只是哄你?何时答应你的事我做不到?”

那真是没有。

一直以来霍去病凡承诺过的事,无有不做到的。

“那先剃了。”刘徽第一回看到霍去病蓄须,怎么看怎么不习惯,只想赶紧把胡子都剃光。

“好。”霍去病还能不答应吗?

上了马车,正好让刘徽帮他剃。

看着霍去病光洁的面容,刘徽捧着霍去病的脸由衷赞许道:“好看。”

霍去病等的是她这句话,将人扣入怀中,低声道:“想你了。”

“我也想你。”因为早先已经知道刘彻有意要往泰山封禅,刘徽就得加把火,把西域都护府的事落实到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在,可算赶上。

西域各国都受邀前来参加泰山封禅。

等刘徽和霍去病一道回到宫中,一照面见礼,刘彻正为见到刘徽高兴,下一刻注意到霍去病的胡须没了。一通比划,“胡须呢?”

对啊,好好的胡须呢,早上还看见,去接一个刘徽回来没了?

“太丑了。”刘徽还能不敢担事。

刘彻……要不要听听她在说什么?

“你也任她胡闹。”刘彻拧眉斥了霍去病一句。

霍去病不以为然的道:“徽徽不喜欢。”

嘶! 一个两个都不像样,极其不像样!

因而刘彻指向霍去病道:“赶紧蓄起来。”

“我偷偷剃掉。”刘徽小声的开口。刘彻!

“你胡闹。他是大汉大司马,须得庄重。”刘彻斥责一声,刘徽不以为意的道:“庄不庄重和胡须有何关系。表哥要什么庄重,这样不好看?难不成不留胡须表哥就不是表哥了。那么好看的一张脸,留了胡须丑死了。”

刘彻气结,“知道什么叫美须公?”

“我才不管。反正我不要表哥留胡须。太丑。”刘徽低头闷声道来,坚决不变。

“你,你……”刘彻让刘徽堵得一时说不上话,刘徽瞟了刘彻的脸道:“父皇多好看的脸,当年留胡须那会儿我就觉得好丑,舅舅也是。父皇不觉得您不留胡须的时候最好看吗?干干净净的。”

真诚的目光,无一不在向刘彻表明,她真就是单纯认为留胡须不好看,因而才不想让霍去病留的。

看脸这一点上,刘彻何尝不是看脸的人。

“朕怎么样都好看。”刘彻不想承认,可惜刘徽把霍去病推过来,“不留胡须的表哥唇红齿白,美郎君一个,留了胡须后,好看?”

刘徽那样的一问,刘彻看了看霍去病那光洁的脸,昧良心的话说不出来。

“都是如此,你想过会有人笑话?”刘彻无奈挑眉,忍不住的道:“你倒是不怕他让人说是小白脸?”

以色侍人?

刘徽不以为然的道:“谁爱说让他说去。我们又不在意。重点是好看。我要看的是这样的表哥。”

刘彻一眼扫过不吱声的霍去病,“你没有意见?”

“徽徽喜欢更重要。”态度霍去病是有的,留不留须在刘徽,刘徽喜欢最重要。别人怎么看不算事儿。

一瞬间,刘彻无可反驳。

“让你们舅舅说你们。”刘彻当下让人去把卫青喊来。

刘徽……

不就是不留胡须,不用把卫青专门喊来教训她一通吧。

等卫青过来听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看霍去病和刘徽的态度,没有丁点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看的意思,全然是我高兴我乐意最重要。

卫青的视线落在刘彻身上,“陛下,许是无人注意。去病如今也很少上朝。”

刘彻听出卫青的言外之意,是不想管,也知道管不了。

“此去封禅,你们都要去,他们两个也不例外。让人看见你连须都不蓄,要如何参你。”刘彻眉头都快打成死结了,指着刘徽道:“你不许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