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风起之前的第一束光
琴声穿过门缝,也穿过了岁月的缝隙,落在苏念的心上。
她站在楼梯口,望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
曾经的裴明远用音乐惩罚自己,用旋律囚禁回忆;
如今的他,却在用同一首曲子拥抱未来。
苏念缓步走下楼梯,在他身边坐下。
琴声未停,她的手轻轻覆上他的手背。
“谢谢你愿意重新开始。”她说。
裴明远停下演奏,转头看她,眼中映着灯火与星光。
“不是我一个人的重新开始,”他低声说,“是我们共同的新篇章。”
几天后,两人搬进了市郊的一栋独立别墅,靠近复健中心,也远离城市的喧嚣。
阳光透过大窗洒进客厅,空气中浮动着咖啡香与书页翻动的声音。
午后,苏念在书房整理旧物,偶然间翻出几本福利院孩子们的照片。
照片上的孩子们表情各异,有的羞怯,有的开朗,还有几个正对着镜头露出灿烂笑容。
她一页页翻过去,眼神逐渐变得柔软。
突然,她转头看向正在阳台修剪绿植的裴明远,轻声开口:
“我想设立一个基金会,专门资助有艺术天赋的孤儿。”
裴明远停下动作,回头看了她一眼,片刻后点点头:
“名字呢?”
书房里,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中斜切进来,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驳光影。
苏念坐在书桌前,翻看着一沓泛黄的照片——是她小时候在福利院和伙伴们的合影。
她的手指轻轻滑过一张张笑脸,有缺牙的小男孩咧嘴大笑,有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羞涩地躲在角落,还有几个孩子正围成一圈唱歌,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快乐。
她怔了怔,心头涌起一股酸涩的柔软。
“我想设立一个基金会,专门资助有艺术天赋的孤儿。”她忽然开口,声音轻柔却坚定。
正在阳台修剪绿植的裴明远停下动作,转头看了她一眼。
他的眼神没有一丝迟疑,只是问:“名字呢?”
苏念望向窗外初升的太阳,光晕透过玻璃洒在她的脸上,温热如春。
“就叫‘第一束光’吧。”
裴明远望着她,嘴角微微勾起,“好。”
翌日清晨,裴家别墅客厅。
徐律师翻开文件夹,神情认真:“苏小姐,基金会设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且流程复杂,审核严格。尤其是公益性质的艺术教育基金,更需透明化运营和长期规划。”
“我已经列好了方案。”苏念将手中的资料递过去,“我们可以通过裴太太留下的纪念基金划拨一部分启动资金,并邀请知名艺术家组成评审团,确保项目公正、专业。”
徐律师低头快速浏览,”
“我在福利院长大,知道那些孩子最需要什么。”苏念平静地说,“他们或许没有家庭,但如果有艺术的天赋,就不该被埋没。”
裴明远站在落地窗前,目光沉静。
他缓缓开口:“我会安排裴氏旗下的慈善基金会对接资源,并亲自参与基金会的艺术顾问工作。”
徐律师点头:“那我会尽快整理材料,准备提交申请。”
待徐律师离开后,苏念走到钢琴前,指尖轻轻拂过琴键。
裴明远看着她,“你想做的,不只是一个基金会。”
她抬眼看他,唇角微扬,“我想让他们知道,即使出生在黑暗里,也能看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束光。”
录音室内,灯光柔和。
裴明远坐在调音台前,耳机戴在耳边,手指在控制面板上滑动。
他正在重新编排一首旧曲——《妈妈的歌》。
这是他母亲生前最喜欢的一首旋律,也是当年车祸那天他本要与母亲一起演奏的曲子。
如今,他在原曲的基础上加入童声合唱,温柔清亮的嗓音像晨曦洒落,唤醒沉睡的记忆。
他给这首歌起了新名字:《第一束光》。
录制结束时,裴明远摘下耳机,望向窗外渐沉的夕阳。
音乐响起时,仿佛有人在他心底轻轻按下一颗按键,所有关于童年、关于失去、关于痛苦的回忆,都变得柔软而明亮。
他低声说:“这首歌,送给所有在黑暗中寻找希望的孩子。”
夜晚,别墅厨房飘出淡淡香气。
苏念在料理晚餐,锅铲翻炒间油香四溢。
裴明远走进来,站在她身后,手臂撑在流理台上,将她圈在怀里。
“你在想什么?”他问。
“在想,明天是不是该去复健中心看看孩子们。”她一边搅拌汤汁,一边回答,“我想听听他们对画画、唱歌有没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