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教授之死惊现谜团(第2页)
“但***来源查不到。”法医扯下口罩,“农舍厨房没草药,水缸里的水也干净。他要是自己服毒,总得有个容器吧?”他指了指证物袋里的空降压药瓶,“这瓶子外壁只有赵胜利和郭冬的指纹,内壁连药粉残留都没。”
走廊传来脚步声,小吴探进头:“副队长,许鑫在审讯室等您。”
宋瑞安捏了捏眉心,转身时白大褂下摆扫过桌面,报告纸页哗啦作响。
审讯室的单向玻璃映出他紧绷的下颌线——许鑫正低头盯着自己的球鞋,帆布包搁在脚边,露出半截素描本的边角。
“周六晚上七点到九点,你和赵教授在农舍吃饭?”宋瑞安把笔录推过去,钢笔尖点在“供词”栏,“监控显示你八点半拎着食盒离开,食盒里装的什么?”
许鑫的指甲抠进椅面缝隙:“教授说胃不舒服,我熬了小米粥。”他喉结滚动,“食盒我带回去洗了,您要查的话......”
“不用了。”宋瑞安翻开物证清单,“粥里没毒,厨房灶台和碗碟都验过了。”他突然抽出许鑫的素描本,翻到那页黑牡丹,“这画什么时候作的?”
许鑫的肩膀猛地绷直。
他望着画中绞肉机钢刀般的花蕊,声音发颤:“前天凌晨......教授说做了噩梦,梦见牡丹缠着红绳往他嘴里塞花瓣。我......我帮他记录梦境。”他突然抓住宋瑞安的手腕,“副队长,教授真不是自杀!他上周还说要带我去乾陵实地考察,说等解开牡丹纹样的秘密,要在博物馆给我办个展......”
宋瑞安抽回手,指腹蹭过画纸边缘的折痕——是被反复翻看留下的。
他想起今早去师范大学查记录:赵胜利这月频繁调阅乾陵考古档案,借阅单上有“袁天罡《推背图注》残卷”的登记,而三天前,那卷残页在古籍室不翼而飞。
“你有不在场证明。”宋瑞安突然说。
许鑫愣住时,他翻开手机相册,是便利店的监控截图:“周日凌晨两点,你在学校后门买泡面,收银条日期是3号02:17。”他合上本子,“所以排除你的嫌疑。”
许鑫的眼眶瞬间红了。
他抓起帆布包要走,又踉跄着转身:“副队长,教授左手攥的红绳......”他声音发抖,“和包子铺碎骨上的红绳,是不是同一种?”
宋瑞安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三天前包子铺碎尸案,绞肉机里滚出七截断指,每截指根都系着红绳,绳结是失传的“龟蛇扣”——和赵胜利指缝里那截,连编法都分毫不差。
“回去吧。”他揉了揉发涨的眉心,“有新线索再联系你。”
审讯室的门关上时,小吴抱着卷宗撞进来:“副队长!技术科比对了红绳纤维,两起案子用的是同批线料,染缸里掺了朱砂和鸡冠血——说是镇邪用的。”他压低声音,“更邪门的是,包子铺老板外号‘郭老大’,和农舍墙上那张旧租房启事上的‘郭老大’重名......”
宋瑞安的钢笔“啪”地摔在桌上。
他想起郭冬今早签字时,铅笔在“郭冬”二字上戳出的洞——那支铅笔,和租房启事背面“龟蛇镇阴,红绳锁魂”的字迹,墨色深浅完全吻合。
“传郭冬来问话。”他抓起外套往外走,“另外,联系文物局查那卷《推背图注》残卷的下落......”
“等等!”老法医举着手机冲过来,“刚收到消息,包子铺碎骨的dnA比对结果出来了——其中一截是赵胜利的小拇指。”
宋瑞安的脚步顿在原地。
晨光透过走廊窗户照在他脸上,把表情割裂成明暗两半。
他摸出烟盒,却发现里面空了。
远处传来警笛声,混着许鑫离开时帆布包拉链的轻响,像根细针戳进耳膜。
勉强结案的报告在宋瑞安桌上躺了两天。
局里催了三次,说两起案子没直接关联,赵教授死亡现场无打斗痕迹,初步判定还是“疑似自杀”。
可他望着电脑里的照片:赵胜利攥红绳的左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像是在和什么东西较劲;案头未写完的“龟蛇”二字,墨迹在“蛇”的最后一笔突然加重,笔尖几乎戳破宣纸——这哪像自杀前的状态?
第三天傍晚,宋瑞安正对着报告发呆,办公桌上的座机突然响起。
他接起时,话筒里传来电流杂音,接着是个沙哑的男声:“宋警官,赵胜利书房的檀木柜,第三层隔板有暗格。”
“你是谁?”宋瑞安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对方没回答,背景里传来牡丹花瓣被碾碎的声音,混着若有若无的吟唱:“红绳锁魂,牡丹食魄......”
“喂?喂——”宋瑞安吼了两声,话筒里只剩忙音。
他盯着座机屏幕上的“未知来电”,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沿。
窗外的晚霞把窗玻璃染成血红色,像极了许鑫画里那朵黑牡丹的花蕊。
手机在这时震动。
宋瑞安低头一看,是许鑫的号码。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接听键:“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