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功,名(第2页)

    张伯保哦了声,这才转身去拿了耙子。

    只是背着张启山的脸,满是不爽。

    从他的背影,宋启山都能感受到那股子怨气,不禁直摇头。

    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不是不懂。

    只是对张伯保这样的人,实在兴不起什么同情心。

    至于张伯保是否会背后使坏,宋启山也不是很在意。

    一个老赌鬼,能使多大坏呢?

    自己可不会像陆保平那样,跑去偷情还打死人,让他给拿了把柄。

    到了傍晚,宋启山带着张伯保回家,拿了五两银子给他。

    等张伯保走了,谢玉婉才不解问道:“干嘛又给他银子?”

    五两银子已经不算少了,等于两亩地的年产。

    宋启山便把陆保平的事情说了遍,谢玉婉满脸不信:“他能这么好心帮你教训人?”

    宋启山道:“是与不是,不重要。之所以给,是不想过多搀和这种破事。”

    陆保平犯事,确实和自己无关。

    可如果张伯保拿这件事在外面乱说,难保不被陆家记恨。

    宋启山倒不是怕,只是不想平白惹一身骚。

    “就觉得他这个人有点贪得无厌……”谢玉婉说了一半,便不再说了。

    毕竟是宋启山的远房表叔,自己作为晚辈,不该说太多。

    没多久,宋念丰和宋念顺,推着装满鲜草的平板车回来。

    他们今天被宋启山打发去割草,毕竟昨天在心神祖宅中答应过黄牛的愿景。

    宋念守坐在小山一样高的草堆上,不停喊着“驾”,乐的咯咯笑。

    屋里刚练了几遍字的宋念云,也出来了。

    宋念守立刻冲她挥手:“姐姐,快看我高不高!比山还要高呢!”

    宋念云急忙在下面伸着手,生怕他掉下来摔着。

    趁着谢玉婉去做饭的空档,宋启山带着几个孩子在院中习练武道。

    太玄真武卷并不算特别深奥,毕竟只是武道级别的功法。

    但招式玄妙,与混元无极桩功配合发力,威力颇大。

    孩子们初涉武道,尚未熟练,更别提发力了。

    宋启山一遍又一遍细心教导,倒也不是很着急。

    所谓来日方长,他还有很多时间。

    等谢玉婉做好饭,几人都练的满身大汗。

    连宋念守也是一样,小小年纪,学的像模像样,竟比哥哥姐姐还好一些。

    这让宋启山不禁想到,家族里的孩子,或许会一代比一代强。

    毕竟宋念丰他们是半道才开始接受祖宅赐福,宋念守则是打娘胎便有这待遇。

    先天基础打的好,后天努努力,成就自然更高。

    吃饭的时候,谢玉婉问起关于贺周知的事情。

    三年过去,已是秀才的贺周知,要参加今年秋闱。

    若是中了,以后便是举人老爷,那可是能做九品官的。

    不过中举并不容易,所以县太爷温修文,早早便把他喊去贴身教导。

    谢玉婉拿起酒壶,给宋启山倒了一杯自酿“郎酒”,同时感慨道:“没想到周知苦了那么多年,如今而立之年,竟然得了县太爷赏识。”

    宋启山端起酒杯,见宋念守对着饭菜挑拣,便伸手在他脑门上弹了下。

    “粒粒皆辛苦又忘了?不准挑食!”

    宋念守捂着脑门,委屈道:“爹,我是想给姐姐找肉吃。”

    宋念云笑嘻嘻的挑出一块肉放进宋念守碗里,摸了摸弟弟的脑袋:“阿守真乖,姐姐也给你挑一块。”

    宋启山这才明白误会了儿子,咳嗽了声,转头对谢玉婉道:“凡是皆有因果,正因为以前过的苦日子,他才能熬二十年。若非先前苦读,哪来今日运道。”

    “这倒也是。”谢玉婉点头认同。

    宋启山又道:“官道难行,对他来说不知是福是祸。”

    “周知又无伤天害理之心,只想做一番事业,证明不像他阿爹和爷爷一样,怎会有祸呢。”谢玉婉道。

    宋启山也不好跟她解释太多,战场上的刀剑是有形的,官场上的刀剑却是无形的。

    一句话,一个字,就能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这是何等的残酷!

    但他仍然支持贺周知去考取功名,正如谢玉婉说的那样。

    需要用功名,证明他不叫烂赌鬼的儿子!

    贺家的贺。

    众所周知的周知!

    他叫贺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