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重要战役:坦堡战役13(第2页)
当时弗索瓦的炮兵部队尚未全部抵达指定地点,因此他极力主张采用间接进攻的策略,以避免过早地暴露己方的实力和意图。然而,鲁道夫却对他的意见置若罔闻,坚持要采取直接进攻的方式。在这场至关重要的五天战斗的第一天,北侧和中央的战场异常激烈。索诺夫对敌人的行动和企图仍然一无所知,他盲目地继续向奥斯泰因一线挺进。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就在 25 日晚上,遮天国军成功截获了一份重要情报,对他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已经了如指掌。
在图劳,第 23 军的第 2 师与遮天国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并成功地将其击退,取得了初步的战绩。然而,当他们遭到敌人的反击时,该师遭受了惨重的伤亡,不得不节节败退,最终几乎退到了耐邓堡。相比之下,第 15 军的表现还算不错。经过一整天的激战,他们成功守住了格里米伦一线。然而,第 13 军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电话线被切断,无线电台受到干扰,他们无法及时获得明确的命令,因此只能在一天的时间里来回行军,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索诺夫的灾难竟然降临在北部地区。他所率领的第6军在那里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惨败,甚至在第一天的战斗尚未结束时,这支军队实际上就已经被迫退出了战场。更为糟糕的是,第6军所处的位置恰好位于厄洛斯帝国军的右翼,这使得他们在战场上显得异常孤立无援。而当鲁道夫得知了被截获的情报后,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并迅速做出反应,集中起第17军和第1预备军的力量,将矛头直接指向了索诺夫的第6军。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军压力,厄洛斯帝国军第6军的失败几乎成为了必然。尽管遮天国军经过长时间的强行军已经疲惫不堪,但他们在人数上却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这种数量上的差距使得索诺夫的第6军在面对遮天国军的围攻时,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然而,厄洛斯帝国军之所以会吃败仗,其根本原因并非是他们实力不济,而是由于他们在情报方面存在严重的缺失,并且一位师级指挥官对所获取的情报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发生。首先,第6军军长在下达命令之后,又不得不匆忙地收回成命。这一决策上的反复无常,使得原本应该协同作战的两个师在达代湖周围陷入了一场可怕的混战之中。
这两个师与遮天国军的侧翼运动交织在一起,彼此之间的纠缠让他们无法有效地组织起防御或进攻。原本计划好的向比斯堡的有秩序撤退,也因此演变成了一场混乱不堪的向奥特斯堡的溃逃。在这场溃退中,厄洛斯帝国军的队伍完全失去了控制。他们的行军变得毫无章法,有时前后拉开的距离竟然长达20英里之多。这样的混乱局面不仅让他们自身陷入了极度的危险之中,也给了遮天国军可乘之机,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