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天水休整 义子姜维
马超突然的行礼,让马云禄惊慌失措,马云禄双颊腾起红晕,嗔怪地跺了跺脚:“大哥如今贵为大王,怎还这般轻浮!”话虽如此,眼底却漾起笑意。马超却未如往常般调侃,而是上前一步,伸手抚过她肩头破损的甲片:“若非你与女卫死战,这阖家团圆的时刻,恐怕...”
马云禄的神色陡然黯淡,望着远处残阳如血,低声道:“可惜马岱兄长安排的亲卫皆已死伤殆尽,女卫也折损过半...”她攥紧腰间染血的软剑,剑穗上的铜铃发出细碎呜咽。
马超的手掌重重拍在小妹肩头,铁甲相撞声惊飞檐下归鸟:“沙场之上,哪有不流血的!待返回长安,我定要让那些忠烈的家眷,生有所养,死有所安!”他望向天际翻滚的硝烟,眼中燃起复仇的烈焰,“鲜卑人欠下的血债,我马超定要连本带利讨回来!”
马超与马云禄交谈完毕,余光不经意间扫过人群,目光突然凝住——蔡文姬深情地望着她,暮色落在她泛着柔光的侧脸,发间那支西域琉璃簪子随着动作轻轻晃动。他望着那抹温婉身影,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心底泛起丝丝涟漪,眼神愈发深沉而温柔,饱含着难以言说的情愫。
察觉到那炽热的目光,蔡文姬白皙的脸颊瞬间染上一抹红晕,如天边的晚霞。她慌乱地抬头,与马超深情的目光撞个正着,指尖紧紧攥住琴谱,耳尖也跟着发烫,羞怯地别过脸去。
就在这微妙的氛围中,蔡文姬纤手轻扬,唤出躲在她身后的两个孩子,马超的义子马瓘与马翔。两个孩子稚气未脱的脸上却满是郑重。他们快步上前,双膝跪地,齐声喊道:“参见父亲!”
马超望着眼前这两张一脸真挚的小脸,虎目瞬间泛起涟漪。马翔继承了他父亲彻里吉深邃的眉眼,小小年纪,一身铠甲,腰中配着木剑,此刻正仰头盯着他战甲,眼神中满是崇拜与好奇;马翔则生得清秀文弱,一身锦袍,估计是蔡文姬刻意穿着打扮之下,颇有几分马超少年时的风采,却也学着兄长的模样,将胸脯挺得笔直。
“起来。”马超蹲下身,粗糙的手掌轻轻抚过孩子们的头顶,心中感慨万千,这两个小子自己收为义子后,却一直在外南征北战,也没有怎么教导。马翔突然从怀中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几颗风干的野果,“父亲,这是我和弟弟在城外摘的,留给你路上吃。”
一旁的蔡文姬眼眶微红,轻声道:“这些时日,他们总念叨着你何时归来,马翔这小子拎着木剑都能保护我们了。”马超心中一暖,将两个孩子紧紧搂入怀中,战甲的寒意与孩子的体温在这一刻交融。他想起出征时董白她们塞给他的平安符,此刻又多了两份沉甸甸的牵挂。
“等父亲打跑鲜卑人,就带你们去看草原上的日落,去骑最雄俊的战马。”马超在孩子们耳边低语,抬头望向天际的狼烟,眼中重燃斗志。城门外,十万铁骑的剪影在暮色中如同一座移动的钢铁长城,而怀中的孩子,是他无论如何也要守护的柔软,身旁那抹倩影,亦是他心底最珍视的温柔。
暮色浸透天水郡首府朱漆大门时,马超与众人踏过青石板阶。他忽而驻足,转头对身旁的姜叙低声道:“本应避嫌,但你兄长为我战死长安,于情于理都该见见他的妻儿。况且有老母与家眷在场,想必无碍。”
姜叙喉头滚动,眼眶泛红:“不妨事!大王肯见,是我姜家的福气!”话音未落,他已疾步朝内院奔去。不多时,姜囧夫人头戴素白绢花,怀抱着蹒跚学步的幼子出现在堂前。孩子乌溜溜的眼睛好奇打量着四周,粉雕玉琢的小手攥着母亲的衣襟。
“妾身拜见大王!”姜囧夫人正要行礼,蔡文姬已莲步轻移上前,素手相搀,顺势接过孩子。怀中的幼子咯咯笑着,伸手去抓她发间晃动的琉璃簪。马超望着孩子肉乎乎的小脸,胸中翻涌着难以言喻的酸涩:“姜囧为我在长安血染沙场,若无万千忠勇之士,哪有我马超今日?姜夫人,家中若有难处...”
“大王的抚恤从未迟过。”姜囧夫人咬着唇打断,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有小叔子帮衬,日子尚能过下去。只是这孩儿...”她哽咽着看向幼子,“还未记住父亲的模样,便已天人永隔...”
蔡文姬轻轻拍着孩子后背,马超伸手接过幼儿。小家伙虎头虎脑,攥住他战甲上的虎头装饰咿呀学语。“好个英气的孩子!”马超眼底泛起笑意,“可取了名字?”
“他父亲出征前,孩子尚未出生。”姜囧夫人擦拭泪水,“临终前托人传话,取名...姜维。”
“姜维,好名字!”马超抚着幼儿软乎乎的小手,转头指向一旁的马贯与马翔,“你看这两个,是我的义子。姜夫人,我有个不情之请——若你信得过,愿收姜维为义子,让他与瓘儿、翔儿兄弟相称,日后我定将他视如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