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战火连天 烽烟四起(第2页)
马超握剑的手青筋暴起,剑身将将出鞘三寸,寒芒刺得众人瞳孔骤缩:“等?等西凉被踏成废墟吗?”他猛地踹翻脚边矮凳,木屑飞溅间,压抑的怒火几乎要冲破胸腔,“母亲尚在陇西,东羌、并州战火燎原,我身为西凉之主,难道要坐视百姓生灵涂炭?!”
徐庶快步上前,羽扇轻压在马超握剑的手腕:“大王,昔日韩信受胯下之辱,终成兵仙。如今暂且隐忍,待使节传回消息,我们或能寻得破局之机。”他扇面扫过舆图上错综复杂的势力分布,“若能与曹操达成盟约,或分化袁绍与异族的勾结,局势或有转机。”
李儒说道:“若能借诸侯矛盾,以长安为饵布下棋局,既能稳住关东,又可暗中调兵回援西凉。”
马超重重喘息着,指节在剑柄上碾出深深的凹痕。议事厅内死寂如坟,唯有烛芯爆裂的声响。良久,他猛地将剑鞘砸向立柱,震落满梁积尘:“好!再等三日!但若是各方使节毫无诚意...”他转身时,披风带起的劲风掀翻案上半卷战报,“我定要让天下人知道,得罪西凉的代价!”
窗外,乌云遮蔽月光,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黑暗中酝酿。
三日后的长安城楼,晨雾未散,曹操使节的玄色旌旗已刺破阴霾。当刻着汉廷朱雀纹的青铜印信呈上案头,贾诩捻须冷笑:“曹孟德这是既要里子又要面子——尊奉天子为名,实则将大王绑上他的战车。”
马超捏着盟约竹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羊皮卷上“奉天子正朔”几字刺得他目眩,想到曹操与王允仓促让出长安,将天子迎往许都的模样。但想到陇西战火与关东虎视,他突然将竹简掷向火盆,烈焰瞬间吞没墨迹:“好!就依曹孟德所言!但我西凉铁骑,只守疆土,不涉朝堂!”
长安的暮春裹着沙尘,议事厅外的铜铃被风吹得叮当作响。当幽州使节的玄色旌旗刺破暮色,马超正将染血的战报掷入火盆,跳动的火苗映得他眼底杀意翻涌。
"报!幽州使节求见!"
贾诩轻咳一声,枯瘦的手指划过案上密信:"大王,我已安排人员前去接见。"
话音未落,又一斥候踉跄而入:"使节拒不见任何人!扬言非大王亲自接见,否则即刻折返幽州!"
马超猛地起身,玄色披风扫落案上竹简:"好个公孙伯珪!危难之际还摆架子!"佩剑出鞘三寸的寒光里,他想起数年前虎牢关下,公孙瓒纵马挺槊的英姿,如今却成了这般要挟的筹码。
暮色渐浓,议事厅烛火通明。当鎏金烛台照亮来人面容,马超握剑的手骤然松开——素白战甲裹着纤细身影,公孙氏苍白的脸上还沾着塞外霜雪,玉簪绾起的青丝间隐约可见血痂。
"公孙姑娘这是何意?"马超沉声道,"幽州存亡之际,拿架子可救不了你父亲。"
公孙氏却突然单膝跪地,玄甲撞地发出清响:"师叔!幽州已被袁绍围得水泄不通,忽接您'共取并州'的密信..."她抬起头时,眼中映着跳动的烛火,"匈奴呼厨泉在并州烧杀抢掠,父亲问您,幽州铁骑西进是否会遭阻拦?"
厅内死寂如坟。李儒摩挲玉牌的动作戛然而止,徐庶的羽扇悬在半空。马超凝视着公孙氏腰间半卷残破的舆图,那上面用朱砂标注的匈奴营寨还带着未干的血迹。
"起来。"马超突然上前,铁甲相撞的声响惊得檐下归鸟振翅。他握住公孙氏手腕将她拉起,掌心的温度透过冰冷的甲胄传来,"公孙姑娘,中原诸侯混战是家事,异族犯境却是国仇!"
青铜烛台突然爆出灯花,照亮马超眼底翻涌的火焰。他抓起案上虎符,重重拍在舆图"并州"二字,震得竹简簌簌滚落:"速派人回幽州告诉师兄,并州若被他夺回,便是公孙家的封邑!我马超愿在朝堂上为师兄请命,立此不世之功!"
公孙氏望着眼前这个被她嫌恶的"凶神恶煞"师叔,忽然想起先帝在时,他作为先帝的妃子,那时的她只觉得马超满身戾气,此刻却在那猩红的眼瞳里,看见了比幽州雪原更炽热的赤诚。
长安城外,北风卷起漫天黄沙。马超望着使节远去的方向,佩剑上的龙纹在暮色中吞吐寒光。两份盟约,既是转机,也是枷锁,但只要能将异族逐出关外,他不惜与虎谋皮。毕竟在他心中,那塞外的明月下,永远流淌着比权谋更滚烫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