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扶摇九万里 作品

第852章 秋毫无犯 凉王之议(第2页)

\"少主封王!我西凉当立不世之功!\"殿外此起彼伏的欢呼震得龙阙仿佛都要,有人抛起头盔接住,有人用刀柄狠敲盾牌,混着几个士卒不成调的西凉曲调,将皇宫搅得恍若狂欢夜场。李儒轻笑,眼底却凝着冷光,瞥见徐庶垂眸沉思动作,与鲁肃指尖无意识绕着衣带的模样。

这两人立于狂喜的浪潮之外,宛如礁石般格格不入。徐庶眉峰皱成川字;鲁肃则盯着蟠龙柱上未干的血迹,喉结滚动着欲言又止。他们的沉默像投入沸水的寒冰,在沸腾的声浪里激起细微却刺眼的涟漪。

鎏金龙纹在马腾眼前晃动,冰凉的玉石扶手仿佛毒蛇吐信。\"不可不可!\"马腾踉跄后退,目光扫过堂下仍在欢呼的众将,却突然被徐庶、鲁肃两人凝重的神情刺中。他心头一震,苍老的瞳孔骤然收缩,\"什么?超儿被封为凉王?\"

马超单膝再沉,声音闷如战鼓:\"城外之时,王允与新君为保周全,愿献长安为贽,封儿为凉王,永镇关中。\"

\"荒唐!\"马腾的怒吼惊散了殿角蜷缩的寒鸦,枯枝般的手指直指殿外飘摇的\"马\"字大旗,\"汉家高祖立誓'非刘不王',这凉王头衔,分明是要将我马家架在火上烤!\"他猛然转身,却见徐庶与鲁肃已踏出半步,两人交换的眼神里,藏着与他相同的惊惶。

徐庶踏前一步,青衫拂过满地狼藉的竹简,朗声道:“诸位且莫被一时之喜蒙蔽!今天下诸侯林立,冒然称王触怒天下诸侯,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如今袁绍、公孙瓒、刘表、刘璋、曹操等枭雄环伺,我等贸然称王,岂不是自树敌帜,给了诸侯攻伐的绝佳借口?这凉王之名,看似荣耀,实则是悬在我西凉头顶的利剑!”他言辞恳切,目光扫过殿内将佐,试图唤醒众人的理智。

鲁肃拱手作揖,儒雅的面容满是忧虑:“元直所言极是。纵使要彰显功绩,封公足矣,万不可轻易封王。汉高祖‘白马之盟’言犹在耳,异姓封王者,天下共击之。此例一开,各路诸侯必然打着‘勤王’旗号群起而攻,我西凉纵然兵强马壮,又如何敌得过天下悠悠之口?”他的声音沉稳却透着焦急,衣袖下的双手微微攥紧,显然对局势的凶险洞若观火。

殿内原本沸腾的气氛骤然冷却,欢呼化作窃窃私语。徐晃挠着后脑勺,嘟囔道:“这...这称王不是好事吗?咋反倒成祸事了?”马岱也收起笑容,皱眉沉思。李儒望着马超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却未开口反驳。

马超缓缓起身,腰间佩剑随着动作轻晃,发出细微鸣响。“父亲,诸位将军!”他转身面向堂下众将,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大殿,震得梁间积尘簌簌而落,“且听我一言!”

他踏前一步,披风扫过满地狼藉的竹简,“如今汉室衰微,天子流亡,天下诸侯各怀心思。我们若固守旧制,甘为汉臣,不过是徒有虚名!但若是称王,一来可壮我西凉声威,让天下人知晓,西凉铁骑绝非任人拿捏之辈!”他猛地抽出佩剑,寒光映照着众将或惊讶或思索的面容,“二来,称王方能名正言顺开府治事,招募贤才,扩充军备!诸位难道甘心一辈子只做个偏安一隅的守将?”

马超话音刚落,李儒摇着折扇缓步上前,玄色广袖拂过染血的龙纹案几:“少主所言,字字珠玑。诸君可知,‘王’之一字,既是枷锁,亦是利剑。”

他顿了顿,转向徐庶:“元直担忧树敌?非也!如今曹操挟新君号令兖州,刘表盘踞荆襄虎视眈眈,我西凉若无名分,他们便会以‘讨逆’为由蚕食关中。但一旦称王,局势立变——诸侯忌惮我们的实力,反而不得不与我们结盟周旋。这叫‘以势压人,不战而屈人之兵’!”

贾诩从阴影中接口说道:“李公说得好。称王之利,更在长远。其一,可开府建衙,广纳天下贤才。诸君试想,若我们仍是‘西凉军’,那些饱学之士怎肯远离中原投奔边塞?但‘凉王’治下,便是逐鹿天下的霸业根基!”他忽然轻笑,浑浊的目光扫过马岱发亮的眼神,“其二,称王方能行分封之权。诸位浴血奋战,难道不想裂土封侯?不想让子孙永享富贵?”

“最重要的是...”贾诩压低声音,“天子亲封王爵,更证明汉室气数已尽,天下早非刘姓独有。我们若固守臣节,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唯有称王,方能让西凉铁骑的马蹄,踏碎这腐朽的旧秩序!”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少主的‘梁王’之位,既是王允的毒计,更是天赐良机!若能借此站稳关中,进可争天下,退可守西凉,此乃百年难遇的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