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就蒜 作品

第1086章 这个春天(第2页)

一场会开了一个多小时,离开会议室时,众人脸上都没了刚才进来时的轻松,一脸凝重,交头接耳的议论着。

“咋说?”

“什么咋说?”

“这要求二十四小时在校的,咱们就回不了家了。”

“那就给家里说清楚,再说,你不是住教工宿舍么,你一个单身的,有啥区别?”

“他们都说要去囤板蓝根的,你去不去?”

“我不去,这东西预防是尽量不接触,和你喝不喝板蓝根有啥关系?你该囤的是消毒水和口罩。”

“倒也是,不过我昨天去超市药店都看了,口罩早都没了。”

“我那还有几副,回头匀给你一点儿。”

“我们班里有几位爷,得赶紧抓回来。这一天天净泡网吧了。”

“研究生咋办?自由度这么高?”

“我那还有几个人去疆省田野调查了,你说要不打电话叫回来?”

“疆省千里遥远的,那边反而更安全不是?”

“哎,徐主任,徐主任!”有人喊了声,走廊里,众人都停住脚步。

“丁老师,怎么?”

“咱们只说防护防范,物资呢?东西呢?系里啥时候发?”

“稍等等,主任带人去接收了。”

“那就好,学校这次倒是挺快。”

“倒也不是学校。”

“不是学校?那是哪儿?”

。。。。。。

那是哪儿的那个人,这时候已经溜到了惠庆办公室。

一进屋,一股子消毒水的刺鼻味道。

“阿嚏,阿嚏!!”李乐揉揉鼻子,“惠老师,您这屋里用的超标了吧?”

“习惯就好。”办公桌后面的惠庆头也不抬的回道。

“惠老师,系里刚开会的事您知道了吧?”

“知道。”

“那咱们说的,去吉省,咋办?”

“课题尽量不能停,按照去的准备,到时候真有什么事儿,再说。”

“嗯。”

“作业呢?”

“在这儿,这一篇关于新经济形势下,城市社区功能转型的写好了,城市社区组织结构的,就写了一半。”

“怎么?你以往不都是快手么?”惠庆抬起了头。

“就是,写到一半,有些别的感触和想法,就想着重新理一理思路。”

“说说吧,什么想法?”

李乐想了想,“就觉得社会的运行,包括社会组织的运行,都是由普通人决定的。世界本质上这是一个由一群普通人构成的社会,我们是什么样子,社会的各个组织机构就是什么样子。”

“能够进入这里面的人都不会太蠢,但也没有大部分人想象的那么严谨和高大上。而整个社会的运转水平,就是维持在普通人能够接受的地步。”

惠庆放下手中的笔,“比如?”

李乐摸着桌沿儿,“总觉得管理者都是心思缜密,深谋远虑,制定政策之人必定聪明,事事精通,数据都是科学统计,认真确认,反复研判。”

“可当你接触到一个层面或者一些事实之后,你就会觉得和自已以往的认知存在差异。管理者虽然不傻,但是身上的缺点却比普通人还要显眼,政策往往可能是拼拼凑凑,所谓智库单位也不过是资料的整合,而数据很有可能只是大差不差就行。”

惠庆盯着李乐看了看,笑道,“其实很好理解,你已经说了,社会是人构成,那么,所有存在的制度围绕着人转,我们的对手永远是人,包括自已。”

“悲观点来说,其实社会组织机构运行,更像是一群聪明人构成的组织,最后做成了一堆无用且低效率的事情。”

“而组织的运行,只需要有充分的利益,简洁的逻辑,可执行的方案,在调动大部人参与的情况下,尽量保证执行不走偏,漏洞小一些或者弥补的及时一些,这就已经足够好了。”

李乐点点头,“如果引申开来,到组成社会的人群或者个人呢?”

惠庆回道,“大部分人本质上不存在认知差异,是周围的环境、资源和信息输入造就的结果。天才在群众中的贡献度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大,高估天才的创意,忽略了思想的来源其实是历史的积累,而天才在群体中也存在从众心理,而他的思考也需要普通人理解和执行,可能最终的结果并不会那么耀眼。”

“所以,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其实表现出来的水平是远低于大家通常想象和文化美化的?”

“这个,就需要你自已的理解。”

李乐琢磨半天,说道,“谢谢惠老师,我大概知道该怎么写了。”

“有思路就行,写东西的过程,也是自我思辨的一个过程。”

“嗯。”

又和惠庆聊了两句课题的事儿,李乐从包里拎出一个袋子,递给惠庆。

“这是什么?呃,口罩?这现在可不好买,你从哪儿弄的?”

李乐笑了笑,“我买了个厂子,您信不?”

“信。你现在做什么,为父......”

“家里孩子等吃饭呢,我先走啦~~~~~”

看到李乐飞奔而出,惠庆捏着袋子,笑了笑。

。。。。。。

今年春天,燕京的街头,流行的是白色口罩。

李乐和大小姐临出门时,被曾敏拽住,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检查一圈儿,又从头到脚喷了一遍酒精。

“妈,不至于,不至于。”

“什么不至于,小心驶得万年船。富贞,转过去。”

“诶。”

“噗呲噗呲~~~”

“你说你爸妈也是,说了不行就别来了,还非得来。你爸那身体,能行?”

大小姐笑道,“没事儿的,他们不和人接触,有专车专人负责的。”

“还是小心为妙。”

“行了,路上注意点儿。车别开快,别毛手毛脚的。听着没李乐?”付清梅这时候走过来,指指孙子。

“知道了,这是咱家的国宝,磕了碰了都不行。”李乐嘟囔着,拉开车门,把大小姐扶进去。

去机场的路上,看到往日拥挤的火车站,突然变得空空荡荡,平日车水马龙的长街上变得路广车稀,行人戴着口罩彼此躲闪着站得远远的。

“哎~~~”

“怎么了?”大小姐问。

“没啥,想起一些事儿。”李乐摇摇头,心说话,该来的还是得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