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镜子的木子 作品

第1084章 缅北近况(一)(第2页)

    当梁友国一进来,看到李航后,大喜过望,连忙行礼,“卑职梁友国,见过李长官。”

    “友国,倒是好久不见。”看着眼前明显成熟了很多的年轻人,李航满意地点了点头。

    “自从长官去了太平洋战场,卑职就再没有见过长官。刚才机场那边的人说是长官到了,卑职还有些不信,没想到还真是。

    长官怎么没有提前通知一下,卑职等人也好迎接。”梁友国激动地说道。

    “我跟国府代表团去了一趟埃及出席会议,本来是准备在印度转去澳洲,想着这么近,就决定临时过来看看。”李航随口解释起来。

    “长官,卑职这就通知姜长官。若是姜长官等人知道,肯定会立即赶来密支那的。”

    “让他们不用来,我会前往八莫一趟。”

    “卑职与长官一起。”

    “可以。”

    李航倒也没有忘了这还是这位刚认的老哥的地盘,便结束了简短的对话。

    午餐自然是在54军军部吃的,两人都还喝了点酒,但不多。

    吃了饭后,李航就在方军长的带领下在密支那逛了一圈。

    相比于上一次李航到密支那不同,如今的密支那有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是人口的增加。

    此时的密支那可是缅北第一大城镇,已经超过了八莫。

    盖因这里驻扎着远征军第54军军部、14师以及第50师主力驻扎在密支那周围。

    老陈担任远征军指挥官时,也是做了一些事,包括补充各部士兵缺口。

    要知道第一次远征作战结束后,滇西诸多部队实际上一个师也就几千人,基本都没五千人。

    这还怎么打仗?

    54军作为土木系嫡系部队,自然得到了照顾。

    因此在密支那的第54军军部、14师以及第50师主力就有差不多两万人。

    除了远征军外,还有空军第五路军两个战斗机中队以及地勤部队驻扎在这里,这也有数百人。

    志愿队第二支队的近半兵力也在密支那,这又有一千多人。

    仅仅是军队就有两万余人。

    加上普通百姓,密支那的人口有十余万人。

    这些普通百姓中,华人就有六七万人以上。

    照理说密支那不会有这么华人,主要还是因为中印公路修建、远征军在此囤积重兵以及日军占领部分滇西领土。

    所以滇西那边的沦陷区不少人都逃到腾冲等没有沦陷的城镇或者去了怒江东岸。

    在怒江西岸的这些人生活困难,不少人为了谋生又加入中印公路的修建队伍,或者直接是来到密支那谋生。

    原本在缅北的华人在之前只有二十万人而已,如今却有差不过四十万人,比日军攻占缅甸前的华人数量都要多。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志愿队如今的规模才有上万人之多,相当于一个师的编制。

    甚至志愿队在武器上,甚至比54军还好,不管是轻重武器。

    “老哥,54军如今还没换装美式武器吗?”

    李航看到54军不少部队拿的还是二四式步枪,有一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