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成化,崩(第2页)
“你搬个凳子过来,朕慢慢讲给你听。”
朱祐樘闻言搬了个凳子坐在了朱见深的身边,安静的听了起来。
接着,朱见深便开始给儿子讲起了杨轩的一生。
杨轩的一生,不是几句话就能讲完的。
朱见深讲了一个多时辰,有些累了,便让朱祐樘先离开。
“你先回去继续处理国事,明日再来朕继续给你讲。”
“朕给你的这份遗折,你要认真看。”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朱见深都在给自己的儿子讲述老祖杨轩的事。
其一生丰富多彩,什么事都做过。
不能单纯的用好人坏人去形容他这一生。
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
……
成化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朱见深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周太后还有朱见深的一众嫔妃都来了。
见了一面之后,朱见深便将她们都赶出去了,只留下了太子朱祐樘在自己的床前。
后者跪在床前,眼眶通红。
“父皇!”
“别哭,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
“朕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朱见深抬起手,轻轻为儿子拭去眼角的泪水,柔声道。
“朕这一生,兢兢战战,如履薄冰,生怕辜负了老祖的期望。”
“好在,还做的不错。”
“今天,朕就将大明交给你了,你要带着大明继续走下去。”
朱见深看着儿子,缓缓说着。
“父皇!”朱祐樘握着自己父皇的手,流着泪。
“别哭!”
“老祖一生为了咱们朱家付出了太多太多了。”
“死后连个好名声都没有。”
“朕这一朝,为了顾全大局,无法恢复他的名声。”
“你继位之后,要把此事当做首要之事。”
“对于胡家,也要多多提拔!”
朱见深现在非常虚弱,说一句话都要用很长时间。
“儿臣记住了!”
“首要之事就是恢复老祖的名声。”
朱祐樘哭着答应下来。
“咳咳!”
“对于东南半岛要慎之又慎,西域也要重视,不可听信他人之言随意放弃大明的土地。”
“大明的疆土,都是将士们用命打下来的,切记切记!”
“还有南诏国,虽为同宗同源的兄弟之国,但也要多加防备,国与国之间,再怎么慎重也不为过。”
“水师的建设也不能放松,未来的敌人很有可能从海上出现,国防力量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
朱见深断断续续,向朱祐樘交代了许多。
儿子虽然不错,但终究是年轻,历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