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草稿51

    第79章

    朝会,不是大朝会。

    再加上朱祁钰提前通知,所以只有五品及以上官员参加,人数并不多。

    因为在今日的朝会上,镇国公出现了。

    众官员相互对视一眼,都猜到了今日朝会的主题。

    镇国公要走了!

    时间不长,朱祁钰出现了。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齐齐行礼,唯有镇国公微微躬身。

    “平身!”朱祁钰淡淡开口。

    “谢陛下!”百官起身。

    随后,侍立在朱祁钰身旁的金英扯着嗓子喊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下方的一众官员都没有出班说话,而是齐齐看向了朱祁钰和杨轩。

    今天的主角是后者。

    果然,下一刻就见镇国公出班。

    “臣有本奏!”

    “准奏!”朱祁钰看向杨轩道。

    “禀陛下,臣本早已退出朝堂,怎奈何朝中突生变故,不得不复出,如今已功德圆满,臣恳请还乡。”

    杨轩道。

    “镇国公,如今朝中正是用人之际,要不还是留下吧!”朱祁钰按照剧本说道。

    “陛下,臣已老迈,近些日子时常感到精力不济,恐不能再为国效力,还望陛下准许归乡。”杨轩道。

    朱祁钰的表情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这一幕百官都在看着。

    同时心中也愈发肯定,陛下与镇国公定是达成了某种交易。

    所以才会在这里表演走个过场。

    不然你听镇国公那中气十足的声音和站的笔直的身体,哪儿有他说的精力不济的样子。

    “也罢,既然镇国公都这样说了,朕若是不答应,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

    朱祁钰答应杨轩回乡了。

    百官见此,不由看向了镇国公杨轩。

    接着又小心看了看朱祁钰。

    就这样答应了?

    不应该是“三辞三让”嘛?

    这都是约定成俗的规矩了。

    这流程走的也太敷衍了吧?

    看来,陛下与镇国公确实是达成了某种交易,而且这种交易让陛下很不开心。

    说起来,当初镇国公回归京师,并没有任何明确的旨意。

    同时,调兵也没有旨意或调令,一切都不合规矩。

    真要追究的话,给扣上个意图谋反的帽子还是可以的。

    想来,二人闹得不欢,怕是有一部分这种原因。

    之所以还保持最后的体面,是因为对镇国公的忌惮。

    毕竟镇国公手中还有一把“尚方宝剑”呢!

    当然,这些都是百官的猜测。

    真相如何,他们并不知道。

    “谢陛下!”杨轩出声。

    “陛下,既然现在已经没有老臣什么事了,那老臣就先告退了!”杨轩这话的语气很硬,透露着不满。

    朱祁钰没说话,但杨轩已经转身离开了。

    位于百官最前方的于谦见此“眉头蹙起”,看着镇国公离去。

    龙椅上的朱祁钰同样“眉头皱起”,“死死”盯着镇国公红离去的方向。

    这一切,在场的百官都看到了。

    “朝会继续!”朱祁钰出声,声音中隐藏着的怒气在场的官员都听出来了。

    相邻的官员默默看了一眼彼此,皆是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看来,陛下和镇国公是真的闹翻了,只是都在强忍着,没有撕破脸皮。

    百官不由松了口气。

    走了好,走了好啊!

    朱祁钰高坐龙椅之上,将下方百官的反应尽收眼底。

    老祖的猜测没错,百官都希望老祖离开。

    刚刚所透露出来的信息,相信他们都接受到了。

    待朝会结束后,刚刚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会传开。

    如此,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毕竟他这个皇帝,已经将态度表明出来了,老祖也要离开京师了。

    不然,真要当着天下人的面处理老祖吗?

    这是不可能的。

    知道镇国公能量的都知道这不现实。

    能有现在这样的结果已经很不错了。

    …

    杨轩出了皇宫,顿感一身轻。

    后面的事情已经和他没有关系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回家收拾东西,然后回金陵。

    想到这里,他的脚步不由加快了。

    ……

    第80章

    朝会结束后,朝会上发生的事很快就传开了。

    伴随着的还有各种猜测。

    最多的不外乎是陛下和镇国公闹翻了,镇国公不得不离开京师。

    当然,也有人猜测这一切都是陛下和镇国公故意的。

    毕竟他们之前在御书房说了什么,确实没有人知道。

    不过,对于各种猜测,朝中大佬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在意。

    他们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只要镇国公离开京师,不再掺和朝堂上的事就好了。

    毕竟镇国公只要在京师一天,他们就要担惊受怕一天。

    生怕全家老小就都死绝了!

    至于说为什么就到此为止了,不再打压赶尽杀绝。

    一来,朝堂上的潜规则: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离开了朝堂之后就不会再出手。

    二来,则是从心。

    毕竟镇国公可不会遵守规则,万一惹恼了镇国公,那可是一家老小都要死绝了。

    而且他们也不认为,镇国公离开了朝堂,就是他们能够拿捏的了。

    就凭借手中的太宗佩剑,杀了他们,皇帝也不会为了他们而与镇国公撕破脸皮。

    到头来还是白死!

    所以,还是忍忍吧!

    镇国公已经九十多了,还能活多久?

    大家只要等下去,熬也能熬死他!

    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

    “母后,儿臣也没有办法。”

    “镇国公必须离开朝堂,离开京师。”

    坤宁宫,朱祁钰面对着胡太后,道。

    近几年来。胡太后的身体愈发不好,所以很少关注朝堂上的事。

    注意力基本上都在自己大孙子身上。

    这是她唯一所牵挂和放心不下的事。

    要是没有这口气撑着,就凭小皇帝战死的打击,她能不能撑到这会儿还未可知呢!

    都说人活一口气,小皇帝的战死,对她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她这辈子,失去的太多了。

    好不容易聚起的这口气,是她活下去的希望。

    若是小太子废了,或者夭折了,那胡太后也就没有活下去的信念了。

    哀莫大于心死。

    所以,胡太后时不时就会见见小太子。

    这也是提醒朱祁钰,不要有什么歪心思。

    相同的钱皇后也经常去看小太子,她没有孩子,小太子又过继到了她的名下,那就是她的儿子。

    听到朱祁钰的话,胡太后道:“镇国公为大明付出了多少,我不信你不知道,不如此做,不怕寒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