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不尽 作品

1133. 求娶 荣妃坐在帐子里,喜悦地……

    荣妃坐在帐子里, 喜悦地拉着出嫁十余年的荣宪公主说话。

    荣宪是康熙三十年嫁去的巴林部,而她那夫婿‖衮也曾在宫里长过几年,当时荣妃就心动了, 费了不少功夫替荣宪抢来的, 毕竟当时和荣宪年纪差不离的端静、恪靖的生母也对‖衮虎视眈眈,尤其恪靖还有个盛宠不衰的姨母宜妃

    当初德妃还对她们争抢蒙古女婿的行径不屑一顾, 对荣妃没少冷嘲热讽。

    荣妃却很清醒, 抚蒙也要看抚到哪里、抚给谁。巴林部离京城近,还替皇上管理木兰围场, ‖衮自幼跟皇子一块儿读书, 又不是世子,以后就是留在京里住也有可能, 拉拢一支这样的蒙古勋贵, 不仅女儿受益,就连她儿子胤祉也跟着受益。

    最后, 荣妃的选择被证明是正确的

    她的荣宪也算是这么几个公主里嫁得最好的了要知道后面葛尓丹平了,蒙古各部安定,公主们也不一定要抚蒙了, 德妃费尽心机求得恩典将温宪公主留在京里婚嫁, 还嫁进了显赫的国舅之家、佟国维的孙子舜安颜,当时她多么风光, 如今就跌了有多重

    德妃所出的温宪公主在康熙四十一年七月病逝,成婚不过三年而已。

    而她的荣宪还在蒙古吃香喝辣, ‖衮极敬重公主,事事都听她的。

    今年皇上特意将这个女儿叫回来则是因为札萨克多罗郡王鄂齐尔死了,他的长子也死了,天上掉了馅饼, 这郡王爵位竟然要落到‖衮这个次子头上了。

    荣妃怜爱地抚摸着女儿的发“好孩子,咱们这也算苦尽甘来了。”

    即便自己也当了母亲,荣宪仍旧小女儿般倚靠在母妃的怀里,也是泪眼模糊“是啊额娘,可女儿宁愿‖衮不要袭爵,若是他长兄还在,女儿还和他商量着带着琳布回京里住呢。”

    “又说傻话了,”荣妃笑道,“男儿要建功立业,‖衮随你回京来,他又能做什么如今这样最好了,以后皇上重用他,便是加恩于你,额娘也就放心了。”

    说完,荣妃也叹了一声。她于德妃一般,都生下过六个孩子,可她到头来却只剩下这样一儿一女,如何能不为女儿谋划荣宪和诚郡胤祉哪个都是她的心头肉,她可不像德妃,对好不容易保全、健康活下来的儿女,还能挑三拣四。

    荣宪和荣妃哭了一通,被宫人们劝解好了,加之荣宪的儿子琳布进来讨外祖母欢心,小小的孩子蒙语满语和汉话混着说,把荣妃逗得笑得肚子疼,荣妃搂着小外孙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啊,琳布都长得这样大了宫里如今也冷清了,阿哥们大多都出宫分府了,公主里头也只剩章佳贵人和通贵人的三个公主还在宫中,就连大阿哥家年长的两个格格前年都嫁了蒙古”

    康熙虽有十几个女儿,但能活过十四岁的公主,也不过八位罢了,还有一位是恭亲王常宁的长女,被皇上收为养女,抚养宫中,也跟着公主们一并序齿,因此严苛算来,便算九位了。

    因此适龄的公主如今都嫁得差不多了,宫里只还剩八公主皇十三女、九公主皇十四女、十公主皇十五女都还不到年岁。

    荣宪却想到别的,她在蒙古本就消息比京城里灵通,她捂着嘴窃笑道:“女儿还听闻一件事准葛尔部想求娶太子爷的大格格呢”

    荣妃惊讶道:“可策妄阿拉布坦今年不是没来吗”皇上都到了木兰有几日了,蒙古各部陆陆续续都到了,可准葛尔部今年却还没到。

    荣宪笑了:“他们路远,迟些时日也是有的,何况若是要求娶太子爷的心头肉,岂不得费这心思”她没到木兰之前就听其他相邻部族的阙氏抱怨道准葛尔部这两年疯了似的天天追着狼群跑,因此很多狼群被迫迁移到他们的牧场,害得他们丢了不少牛羊,准葛尔部以白为贵、以白为吉祥,婚嫁时白狼、白牦牛、白麋鹿都是极大的诚意与最厚重的彩礼。

    想来这消息定然不作假。

    荣妃也不由笑道:“这下可有好戏看了,太子爷那边恐怕都还不知道呢”

    荣宪也觉着好笑,之前那准葛尔部的世子哈日瑙海每回木兰围猎都追着额林珠跑,草原上花少,那哈日瑙海却能在草原上跑上数十里采回各样不知名的小花,每日一束放到额林珠的帐篷前头,而这小子还挺有眼力见,不仅给额林珠送,还给额林珠的生母程侧福晋送哦,现在该称呼她为程佳氏了,太子爷每日一掀开帐篷就见一束还沾着露水的花静静躺在地上,气得那脸都绿了,偏偏程佳氏很喜欢,不许太子爷扔,还摆在帐篷里装点这潇然秋日。

    荣妃叹息道:“程佳氏和额娘一样,是个心疼女儿的明白人,在这事儿上其他人不懂,唯独额娘能懂她荣宪,你是皇上长女,蒙古各部都有你的姊妹、侄女,以后你要多多照拂她们,不用在意她们在宫里是谁的女儿、兄弟是谁,又是否与额娘有嫌隙。你要记着,你们已经嫁了人,以前闺阁里的事都该一笔勾销,你们都是爱新觉罗的女儿,要相互帮衬、团结一心,这以后日子才会过得更好,而你皇阿玛也会愿意你帮他安定蒙古、联合各部的。”

    荣宪正色道:“是,额娘。”

    隔一会儿,宫女便来传皇上与蒙古各部亲王、皇子们要下场行围了。

    荣妃与荣宪便连忙更衣前往,围场上早已旌旗蔽空,人山人海。她紧紧携着荣宪的手,走向皇太后与后妃所在的高台。

    荣宪自来就性子爽利大方,用一口流利的蒙语和皇太后见礼,很快将皇太后哄得喜笑颜开,立即就要让荣宪坐到她身边说话。

    荣妃脸上挂着骄傲的微笑坐到四妃最末,经过德妃的座位时,她心情很好地瞥见德妃那张没能掩饰住伤痛与愤恨的脸,还有紧紧攥紧的掌心。当初,你瞧不起我为女儿选的夫婿,那你千挑万选高门大族的夫婿又如何

    你的温宪如今又在哪里呢

    围场上,已经五十一岁的康熙领头在前,按照排行,身侧半步是太子,在往后便是直郡王、三贝勒胤祉已被革爵、四贝勒、五贝勒,皇子身后又是各自所领的旗下军官、亲兵。蒙古各部在左右两翼,像两只弧形的羽翼拱卫着皇庭。

    “谁今日猎得猎物最多,朕重重有赏”康熙高举马鞭,一声令下冲了出去,直郡王立刻看准时机打马冲锋,一下越过了太子,成为紧跟在康熙身后的第一人。

    胤礽扭头看向胤祥,胤祥立刻会意,也扬鞭驰骋,单骑如流星略过众人,直追康熙的御马,随着一股脑钻进林子里。

    本就和十三别苗头的十四却不顾老八一个劲给他摇头使眼色,也打马追过去。

    胤礽一点儿也不着急,慢悠悠地骑着马,只取下箭随手射了几只兔子、又射一两只狐狸好歹能交差便罢了。

    胤禛也骑着马跟在太子身边,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不愿过多杀生,而且他弓马上不如兄弟们那么好,因此连兔子也不猎,弓箭挂在身后一动不动,只是问胤礽:“二哥不去搏个头彩么”

    “让十三露露脸就是了。”胤礽冲着胤禛微微一笑,“他不容易,又还有两个妹妹在宫里,让他多给章佳母妃和妹妹挣挣脸面吧。”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缘故,胤礽笑意不变,却想起行围之前,梁九功给康熙换下了十力的硬弓,而改用八力的皇阿玛老了啊。

    他却刚到而立之年胤礽看了看他手中的弓,他这弓是十二力的,就是射狼猎熊也不在话下,还是十年前康熙赏给他的。可他现在,也只敢用来打打兔子罢了。

    胤禛点点头,十三若得头筹,他与太子爷都与有荣焉,实在不必像直郡王一般亲身下场。

    胤礽又射中一只兔子,太监们去捡回来,他却示意他们扔进胤禛马屁股上系的口袋。

    胤禛红了脸:“二哥”

    “好歹做做样子,等会皇阿玛见你又空手而返,晚上大宴又不给你分肉吃了。”胤礽半开玩笑道,“你啊,就是太较真了。”

    胤禛撇撇嘴,反正他也不喜欢吃肉。胤禛对这种围猎的活动一点兴致也没有,他宁愿在户部里坐班一整日,也比在这儿浪费光阴来得好。而且围猎一次,花钱如流水

    虽然现在国库充盈,也不能没个节制么,所谓坐吃山空正是这个道理

    所以胤禛一点儿也不爱来行围。

    胤礽一个人打了二十几只兔子、两只狐狸,又分了一半给老四,便干脆下马来,两人找了个溪流潺潺的地方,让太监们烧水煮茶、烤肉。

    胤禛呆滞地望着花喇何保忠因把马儿压倒马儿喷气嘶吼不肯站起,遗憾不能跟随太子爷驰骋草原,追逐猎物。从腰间的百宝袋里抽出小刀,这还算正常,随后又拿出几个小罐子,写着油盐酱醋孜然粉及秘制烧烤酱

    而他的二哥也很自然地从荷包里掏出个油纸包,是分装好刚好一泡的茶饼,然后又从马上的褡裢里拿出来一套程婉蕴设计造办处出品“便携旅行用茶壶茶杯”。

    花喇烤肉的手艺是特意跟后罩房的三宝学的,升起火堆,找了根树枝削干净,串起宰杀好的兔子,还给兔子肉刷酱按摩了一通,才专心致志地烤了起来。

    然后自诩不爱吃肉的胤禛喝着茶一不留神就吃完了一整只大肥兔子

    烤肉的香味随风飘了很远,跟着康熙追逐一只梅花鹿的胤褆鼻尖耸动,总觉着好像闻到了什么很香的味道,然后就见前头的康熙忽然调转马头,顺着溪流往下,众人分花拂柳,拨开密密的枝叶,就看到太子与老四两人很惬意地坐在水边啃着兔子,两拨人猛然打了个照面,都呆了。

    胤礽先反应过来,连忙起身笑着解释:“皇阿玛,我和老四有些累了,就到这儿稍稍休整歇息。”胤禛也满脸通红地低下头。

    偷吃被抓个正着,对于好面子的四爷来说,简直羞耻得脚趾抓地。

    康熙喷笑道:“朕都没叫累你们才猎了几只兔子就嚷累了真没出息瞧瞧,都吃了两只了”

    “儿子哪能比得上皇阿玛”胤礽笑道。

    这话说得康熙心里舒坦,正好拉弓的手也有些麻了的康熙翻身下马,随意地挽起袖子道,“来,那给朕也烤一只”

    胤褆也凑了过来,还很不客气地挑捡起胤礽袋子里猎的兔子来:“这只太瘦,这只这只最肥的给皇阿玛吃,来人,给本王也烤一只,就这只吧,勉强还有二两肉,哎,太子二弟,你这猎的兔子怎的都这般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