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家要吃肉 作品

第六十一章 回归(第2页)

与此同时,叶晨和许红豆以180万元的价格,通过司法拍卖获得了马场的所有权。这个价格远低于市场价,但已经是所有竞拍者中最高的出价。

交接那天,叶晨和许红豆来到马场。马工老杨带着几个工人忐忑地等着新老板的到来。

“叶总,许总,“老杨搓着手,“这些马都照顾得很好,就是饲料钱...“

叶晨拍拍他的肩膀:“老杨,你们照常工作,工资不会少。红豆喜欢骑马,以后还得麻烦你多教教她。“

许红豆已经迫不及待地跑到马厩,抚摸着一匹温顺的母马:“小哥哥,这匹好漂亮!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

叶晨笑着走过来:“随你高兴。不过现在有个更重要的事——“他转向老杨和其他工人,“马场以后会转型做旅游体验项目,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愿意留下的,工资涨20%。“

工人们喜出望外,纷纷表示愿意留下。老杨更是激动地说:“叶总放心,我一定把马养得膘肥体壮!“

离开马场时,许红豆还沉浸在喜悦中:

“小哥哥,我们真有马场了!以后爸妈和爷爷来,都可以骑马玩了!“

叶晨揽住她的肩膀:“不止呢。我打算和马场旁边的几个果园合作,开发骑马采摘的项目。再联系旅行社,做成一条龙服务。“

许红豆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对了,娜娜说小馆可以推出野餐套餐,客人骑马游玩后,能在果园野餐。“

“不愧是老板娘,商业头脑越来越好了。“叶晨打趣道。

接手马场后,叶晨并没有急着大刀阔斧地改革,而是先带着许红豆走访了周边的果园、扎染坊、绣坊,甚至和村里的木雕匠人聊了聊。

他想做的,不是简单的骑马体验,而是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让游客来了凤阳邑,不仅能骑马、摘果子,还能体验非遗文化,品尝当地美食。

他先是和村里的果园谈好了合作,推出“骑马采摘”项目——游客可以骑马到果园,亲手摘水果,再骑马返回。

接着,他又联系了扎染坊和绣坊,设计了一套“非遗体验套餐”——游客可以在扎染坊学习扎染,在绣坊尝试刺绣,最后还能带走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

为了提升体验感,叶晨还特意请来了村里的老艺人,定期在马场举办小型表演——白族歌舞、民间乐器演奏,甚至还有传统的马术表演。

这样一来,马场不再是单纯的骑马场地,而成了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旅游点。

与此同时,叶晨也没有忘记整合民宿资源。他和林娜娜、谢晓春商量后,决定把“有风小院”和“红豆小筑”纳入统一的品牌管理,推出“有风之旅”套餐。

游客可以住在民宿,白天骑马、采摘、体验非遗,晚上参加篝火晚会,或者在有风小馆品尝特色美食。

为了让服务更专业,叶晨还专门请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负责运营,并给村里的年轻人提供了培训机会,让他们成为导游或体验项目的讲解员。这样一来,不仅游客的体验提升了,村里的就业机会也增加了。

随着项目逐渐成熟,生意越来越红火,叶晨发现自己和许红豆的时间被占用了太多。

他们原本的计划是继续拍摄非遗传承视频,走遍全国各地,记录那些濒临失传的手艺。可现在,光是管理马场和民宿就已经让他们分身乏术。

于是,叶晨找到了谢晓春。

“晓春,我想请你来当总经理,负责管理马场、民宿和所有的旅游项目。”叶晨开门见山。

谢晓春愣了一下:“我?可我以前哪怕在阿遥手下,也就只是听喝的角色,冒然接手这么大的摊子,我心里有点慌啊。”

叶晨笑了:“你在村里的人缘好,做事又靠谱,没人比你更合适了。再说了,这些项目本来就是依托凤阳邑的,交给你,大家也放心。”

谢晓春想了想,最终点头答应:“行,那我试试。不过,你得给我配个靠谱的财务,我可不想像谢之遥那样……”

叶晨拍拍她的肩膀:“放心,财务团队我已经安排好了,你只需要统筹大局。”

把生意交给谢晓春后,叶晨和许红豆终于松了口气。他们收拾好行囊,重新拿起了相机,准备继续他们的非遗传承拍摄计划。

临行前,许红豆站在马场的高坡上,望着远处的洱海和苍山,感慨道:

小主,

“没想到,我们竟然在这里扎下了根。”

叶晨搂住她的肩膀,笑道:“是啊,一开始只是想拍点视频,结果现在连马场都有了。”

许红豆转头看他,眼睛亮晶晶的:“接下来去哪儿?”

“先去贵州,拍苗银锻造,然后去四川,找蜀绣传人。”叶晨翻着行程表,“哦对了,还得绕道去趟景德镇,拍点瓷器烧制的过程。”

许红豆笑着点头:“行,那我们就继续浪迹天涯!”

凤阳邑的旅游产业在谢晓春的管理下越来越红火,而叶晨和许红豆则继续他们的非遗拍摄之旅。偶尔,他们会回到村里,看看阿奶,骑骑马,和朋友们聚一聚。

生活,就这样在忙碌与悠闲之间找到了平衡……

不知不觉叶晨在这边的时间线即将与现实的吻合了,他被系统毫不客气的踢出了任务。直到在二楼阳台的躺椅上睁开眼,他看着周遭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景致,这才意识到自己回到了现实世界。

坦率的说,叶晨还是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