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大唐双龙传(生灭由心)(第2页)
他此行目标明确——琉球,东溟派,单美仙。
阴葵派行踪诡秘,如同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却又无迹可寻。祝玉妍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若要寻她,单美仙这个阴后长女、东溟派主,是最有可能的线索。
至于石之轩?虽然与祝玉妍反目成仇,但想从他口中问出祝玉妍的下落,却是不能。以石之轩骄傲的性格,杀了他还容易一点。
离开京畿繁华之地,策马南行,沿途景象便如一幅缓缓展开的隋末乱世画卷,带着血与火的残酷底色。
官道两旁,昔日炊烟袅袅的村落,如今十室九空。残垣断壁间,荒草萋萋,唯余几声乌鸦的聒噪。偶见人影,也多是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老弱妇孺,倚着破败的门框,空洞地望着策马而过的锦衣贵人。
大河之畔,衣衫褴褛的民夫在皮鞭的呼啸下,如同蝼蚁般蠕动着。他们背负着沉重的石块或巨木,修筑着早已无人关心、只为满足帝王一己私欲的“龙舟”或离宫。监工凶神恶煞,稍有懈怠便是鞭笞棍棒。浑浊的河水呜咽,仿佛在诉说无尽的苦难。易华伟目光扫过,心中并无太大波澜,只是印证着这个庞大帝国根基的朽烂。
官道上,不时可见拖家带口、茫然南迁的流民队伍。他们形容枯槁,步履蹒跚,推着吱呀作响的破车,车上或许只有几件破旧家当和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孩子。绝望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一场瘟疫或一次小规模的溃兵劫掠,就足以让这支队伍彻底消失。
在一些稍显繁华的城镇入口,盘查变得严密。身着不同服色的家兵私卫,代表着背后盘踞的地方门阀势力(如宇文阀、独孤阀的触角),对过往行人商旅虎视眈眈,收取过路费或搜寻着什么。气氛压抑而紧张。
这一日,易华伟行至淮南重镇,寿春。时近正午,他便在城门口附近一处还算干净的茶肆歇脚,让伙计照料马匹,自己则要了一壶清茶,临窗而坐
,目光平静地打量着城门处熙攘的人流和森严的盘查。
城门口最显眼处,张贴着数张崭新的海捕文书。其中一张,画像虽笔法粗陋,却清晰地描绘出一个披头散发、身着粗布麻衣、眼神如野兽般狂野的侧影。画像旁,一行朱砂大字触目惊心:
【海捕巨寇·无名】:格杀宇文化及大人!重伤国师宁道奇!罪大恶极!
凡能提供线索或擒杀此獠者,赏万金,授三品武官!
窝藏者同罪!
落款赫然盖着宇文阀的私印和扬州总管府的官印!
易华伟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嘴角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这通缉令……画得倒有几分神韵,将他那日击杀宇文化及时的状态捕捉了七八分。只是,此刻他锦衣玉带,发髻整齐,面如冠玉,气度从容,与画中那个状若疯魔的“无名”,简直是天壤之别。谁能将眼前这位翩翩贵公子与那凶名赫赫的巨寇联系起来?
茶肆里,几个行商模样的客人正对着通缉令指指点点,低声议论:
“啧啧,这‘无名’到底是何方神圣?连宇文化及大人都敢杀,连宁神仙都打伤了?”
“嘘!小声点!不要命了!听说这人是魔门巨擘,杀人不眨眼的!”
“一万金啊!还有三品官!宇文阀这次真是下了血本了!”
“哼,再大的赏格也得有命拿才行!这种人物,是咱们能招惹的?看看就好,看看就好……”
易华伟听着这些议论,神色淡然,仿佛事不关己。他放下茶盏,丢下几枚铜钱,起身牵马,从容地向城门走去。
城门口,几名宇文阀的家兵和城卫军正凶神恶煞地盘查行人,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接近画像中体貌特征的人。当易华伟牵着那匹神骏非凡的照夜玉狮子走近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来。
那身华贵的装束,那卓尔不群的气质,无不彰显着此人身份非同一般。盘查的兵丁下意识地收敛了凶相,为首的小头目甚至挤出一丝谄媚的笑容,小心翼翼地拦了一下:
“这位公子爷,请留步。例行公事,还请出示一下路引。”
易华伟随手抛出一份制作精良、盖有洛阳某大商号印记的路引——这是他离开洛阳前随手“取”来的小玩意儿。
小头目仔细查验无误,态度更加恭敬,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在易华伟俊朗非凡的脸上和那通缉令上粗野的画像之间来回扫视。
这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他身后的兵丁也窃窃私语:
“头儿,你看这人…像不像?”
“像?像个屁!一个天上神仙,一个地下泥鳅!这通缉令上画的是个野人,这位公子爷一看就是世家大族的贵人!”
“就是!那野人骑得起这种马?穿得起这种衣裳?别瞎想了!”
“也对也对……”
小头目将路引恭敬地递还给易华伟,躬身道:“公子爷,路引没问题。您请!”
易华伟微微颔首,甚至没有多看那通缉令一眼,牵马从容地穿过城门洞。
进入寿春城,街道比城外稍显热闹,却也难掩乱世萧条。易华伟寻了城中最好的客栈住下,吩咐伙计好生照料马匹。
晚膳时分,他在客栈二楼雅座独酌。邻座是几个风尘仆仆、带着兵刃的江湖客和一个本地消息灵通的老儒生。他们的谈话断断续续飘入易华伟耳中。
“……听说了吗?扬州那边最近出了件奇事!”一个络腮胡汉子压低声音。
“何事?快说快说!”旁人催促。
“据说有两个扬州城的小混混,叫什么寇仲、徐子陵的,不知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得到了传说中的道家秘宝——《长生诀》!”
“《长生诀》?!”
老儒生倒吸一口凉气:“那不是传说中广成子所著,蕴含破碎虚空之秘的无上宝典吗?竟落到了两个混混手里?!”
“可不是嘛!现在整个扬州的江湖势力,还有官府、宇文阀的人,都在发了疯似的找他们俩!听说这俩小子滑溜得很,好几次都从围捕中逃掉了!”
“嘿,这俩小子要倒霉了。怀璧其罪啊!《长生诀》那种东西,岂是他们能守得住的?早晚是个死字!”
“也不一定,我听说他们好像被什么高人救了……”
“高人?这乱世,哪来那么多高人?多半是以讹传讹……”
寇仲?徐子陵?《长生诀》?
易华
伟端起酒杯,眼神微微一动。这倒是意外收获。看来此界的“天命之子”已经开始了他们的传奇。那本他早已参透、作为“天地道标”的《长生诀》,竟以这种方式重新搅动了风云。他对此并无兴趣,只是印证了此界的时间线确实如他所知般推进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