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很及时 作品

第1727章 报案人讲述(第2页)

杨林已经支起多波段光源,蓝色光束下,尸体周围的水泥地泛起淡绿色的荧光。“第12号标记点,”他的声音透过口罩传出,“距尸体右肩30厘米处有疑似血迹,形态呈滴落状,直径0.8厘米,用苏丹黑染色剂初步检测为阳性。”他将比例尺对齐血滴边缘,相机从俯角、45度角各拍三张,“提取时用裁剪法,保留血滴周边2厘米范围的基质,防止dna降解。”

杨森正用磁性粉处理帕萨特的车门把手:“驾驶座外把手有枚箕形指纹,中心花纹呈左旋,纹线间距0.3毫米,但边缘模糊,可能是潮湿环境导致。”他撒上灰色磁性粉,用软毛刷轻轻扫动,“纹线中断处有5处特征点,符合成年人指纹特征,需要用502胶熏显后提取完整形态。”副驾驶门把手的粉末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只有杂乱的擦痕,像是被粗糙布料反复摩擦过。

“尸体脚踝勒痕处的银白色纤维,”杨林用镊子夹起放在载玻片上,对着便携式显微镜观察,“直径12微米,双折射率1.56,呈现出涤纶的特征,但表面有明显的磨损痕迹,可能经过多次洗涤。”他将纤维分为三份,分别装入标有“比对样本a”“光谱分析”“dna提取”的证物袋,“需要送实验室做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定具体来源。”

杨森的激光测距仪在帕萨特后备箱内移动:“后备箱垫移位距离17厘米,边缘有2.3厘米的褶皱,符合外力拖拽特征。”他用紫外线灯照射垫面,暗紫色光斑下显出几处淡褐色印记,“疑似潜血,用四甲基联苯胺试剂检测呈强阳性,但形态不完整,需要带回实验室做血痕预实验和种属鉴定。”锁芯里的银白色粉末被取样时,他突然皱眉,“这粉末里混着细小的玻璃碎屑,折射率1.52,像是普通窗玻璃。” 车库西北角的排水渠成了勘查重点。杨林跪在渠边,用吸管吸走浑浊的积水:“渠壁上有枚残缺的足迹,前掌部分保存完好,”他测量着数据,“步长78厘米,步宽15厘米,足角12度,符合男性行走特征。”足迹的前掌压力区呈菱形,边缘有0.2厘米的外翻,“与尸体旁的42码鞋印比对,花纹类型一致,但磨损程度更轻,可能是同一双鞋不同时期留下的。”

杨森正在对帕萨特的方向盘进行熏显处理。502胶蒸汽在玻璃罩内凝结,原本模糊的擦拭痕迹渐渐显形:“三点钟方向的干净区域,实际上是是枚重叠指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