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6章 卫江南的野望(第2页)
谁是谁的人,谁上边有人,才是永恒的重点。
没听说谁办案子办得多,办得到位,谁就能当书记的。
就好像公安局长大多数不可能是刑警出身。
“以前咱们怎么做的,我不管。从现在开始,这个制度要落实下去,要提拔一部分一线的同志到关键性岗位上来。”
“如果我们不奖勤罚懒,不奖优罚劣,干好干坏一个样,吃大锅饭,那咱们纪委的工作是抓不起来的。”
“红波同志,这个工作请你重视起来,和刘安泰还有李平同志讨论一下,拿一个初步方案出来,嗯,还有名单。咱们年底前,就落实一批。”
张红波是排名第一的副书记,是抓日常工作的,协助书记抓全盘。
卫江南把这个具体落实的任务交给她,很合理。
年底开总结表彰大会,就要提拔几个干实事的一线干部,同时也要处理一两个“反面典型”。
这个度该如何拿捏,就是张红波该考虑的问题了。
卫江南作为一把手,他只抓大方向。
事必躬亲,不是卫江南的作风。
“好的,书记。”
张红波点头应诺。
“另外啊,明玉婷这个案子,让我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发改委的纪委,他们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卫江南的语气变得十分凝重。
前边已经说过,现阶段,各政府部门的纪委,组织关系在本单位,只是在业务上接受市纪委的领导。
但这个所谓的“业务指导”,懂行的都明白,不太好使。
你想要让人家听你的,只有两点。
第一,你管他的帽子;第二,你管他的经费。
这两点如果一条都管不到,那人家对你爱搭不理,就很好理解了。
谁来当发改委的纪委书记,提名权在市政府党组,考察权在市委组织部,最终拍板在市委常委会,全程都没市纪委啥事儿。
市纪委书记最多能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市委书记要不要听,那是他的事。
这和卫江南所熟知的“后世模式”完全不一样。
在后世,发改委没有纪委,只有市纪委派驻的纪检组,谁当这个纪检组组长,市纪委书记有最大的话语权。
因为组织关系在市纪委。
现阶段的发改委纪委书记,实际上就相当于发改委的一位普通副职。
明玉婷同样是发改委副主任。
你让同单位的副职去监督另一位副职,这个难度有点大。
主要还得看发改委主任是个什么态度。
张红波非常敏锐地注意到了卫江南这番话的核心内容。
“书记,您的意见是……”
卫江南断然说道:“我认为,这个可以当作一个新的试点模式来搞。全市所有纪委,都应该在市纪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组织关系,应该转到我们市纪委这边来!”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我们纪委的监督作用。”
张红波看着他,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