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轻衣 作品

第1111章 杨布为了家族安全软禁杨秋,郭轶为求自保谋划阎行(第2页)

杨秋听后,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终于下定决心,拿起笔,用一种特殊的密语迅速地写下了一封信。写完后,他小心翼翼地将信装入一个特制的铜管之中,然后用火漆将管口封住,以确保信件的保密性。

杨布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并没有插话,只是默默地等待着杨秋完成这一系列动作。

杨秋将封印好的铜管递给杨布,同时一脸严肃地叮嘱道:“你立刻安排可靠的人去送信,务必要在一天之内将这封信送到阎大将军的手中。”

杨布接过铜管,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你觉得阎大将军会相信这封信里所说的内容吗?”

杨秋微微一笑,解释道:“不管阎大将军信不信,至少我们已经表明了杨家的态度。而且,阎大将军真正想要的,恐怕并不是这封信本身,而是我们杨家对于这件事情的立场和态度。”

杨布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知道杨秋说得有道理,于是便立刻吩咐人去安排送信的事宜。

在确保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杨布又叮嘱了几句关于给杨秋的生活物资供应的事情,然后便转身离开了。

杨布辗转走出密室之后,直接出了杨家的庄园,前往了几家临时布置的秘密据点。

魏昌心急如焚,他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杨兄,阿秋到底是怎么说的?”

杨布心中有些无奈,他轻叹一声,缓缓说道:“阿秋的心已经偏向了韩遂,不再像以前那样,为了家族的利益而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了。”

长秋在一旁听了,觉得杨布的话有些过分,于是出言劝解道:“杨兄,你这样说未免有些吹毛求疵了。我觉得小秋那孩子还是很识大体的,他应该不会做出对家族不利的事情。”

然而,郭轶却并不这么认为,他插嘴道:“杨兄,你就别再为他辩解了。还是把杨秋的信拿出来吧,让大家看看他到底是怎么说的。”

杨布有些犹豫,他看着郭轶,迟疑地问道:“郭老弟,咱们这样算计阿秋,真的好吗?毕竟他是我的弟弟啊。”

郭轶冷笑一声,回答道:“杨兄,你别忘了,当初咱们可是因为信任阿秋,才会打开城门去迎接李信将军。谁能想到,梁军一来,李信竟然就这么逃走了。结果呢,咱们这几家可就惨了,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稍有不慎,恐怕就会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杨布听了郭轶的话,心中一阵苦笑。他知道郭轶说的没错,可阿秋毕竟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实在不忍心这样去算计他。

郭轶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说道:“若不是因为阿秋,我们几家恐怕早就已经融入梁国了,又怎会落得如今这般朝不保夕的田地呢?既然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的孽,那自然没有道理让我们大家来替他买单吧!”

杨布闻言,转头看向了魏昌,似乎在等待他的回应。然而,魏昌却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对此也无能为力,同时还强调了他们之间联姻的情谊是绝对不会动摇的。

杨布显然并不满意魏昌的回答,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于是又将目光投向了长孙无言。然而,长孙无言甚至连眼睛都没有睁开,完全无视了杨布的存在,仿佛他根本就不存在一样。

面对这样的局面,杨布感到有些孤立无援,但他并没有轻易放弃。犹豫了片刻之后,他终于还是决定取出那根铜管,希望能从其中找到一些线索或者突破口。

郭轶看到杨布拿出铜管,只是随意地瞄了一眼,便立刻皱起了眉头,显然他对这根铜管有着不同寻常的看法。

长孙无言见状,开口问道:“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郭轶苦笑一声,解释道:“这铜管的材质很是特殊,据我所知,唯有北地郡的灵州一带才有这种矿脉;而且,这火漆的原料也相当特别,只有羌地的白马羌才懂得如何调配。”

杨布听后,不禁叹息道:“如此看来,杨秋这家伙也并非表面上那么老实啊,居然在这种地方耍起了小心眼儿,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