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轻衣 作品

第1109章 秦子玉失误坐困愁城,诸葛亮临危受命主持大局

秦子玉为了彻底整顿西吉城,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城内事务上,却无意间忽视了对西吉城南边的防御。

时光荏苒,短短三天过后,阎行的部将冉闵率领三万乞活军如鬼魅一般,趁虚而入,对西吉城南面的关卡发动了一场猝不及防的奇袭。

当时,负责镇守大刀营的万夫长见势不妙,当机立断地点燃了烽火台,向其他友军发出求救信号。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指挥手下士兵紧闭城门,坚守待援。

杨业收到求援信号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率领大刀营全体将士如疾风骤雨般冲出城门,疾驰而去,意图救援被围的友军。

然而,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阎行竟然在此设下了一个巨大的陷阱。就在杨业的军队快要抵达目的地时,阎行的二十万大军如幽灵般突然从四面八方涌现出来,硬生生地截断了他们的救援之路。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杨业心急如焚,但他深知以自己目前的兵力,想要强行突破阎行的防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无奈之下,他只得下令全军撤退,沿着原路返回西吉城,并将这一噩耗迅速禀报给了秦子玉。

秦子玉得知这个消息后,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的目光缓缓转向正在埋头处理军务的诸葛亮,压低声音问道:“丞相,如今局势如此危急,您可有应对之策?”

诸葛亮闻言,不禁叹息一声,道:“主公,古人云:骄兵必败。如今阎行趁我们不备,一举攻下西吉南,导致我们的退路被彻底切断。依我之见,西吉北的李信和王伯当恐怕也已经得到了援军的支援。”

秦子玉听后,嘴角泛起一丝苦笑,自责道:“都是我一时疏忽,才会让阎行有机可乘。事已至此,还望丞相能够挺身而出,主持大局,带领我们摆脱眼前的困境。”

诸葛亮直言不讳的说道:“要我出面可以,得约法三章。”

秦子玉闻听此言,毫不犹豫地应道:“丞相有何要求,孤必当应允!”其言语间透露出对诸葛亮的高度信任与支持。

得到秦子玉的承诺后,诸葛亮这才放心地接过指挥大权,开始有条不紊地调兵遣将。

为了进一步确立诸葛亮的权威,秦子玉特意赐予他象征着自己身份的诸侯之剑——龙泉剑。这把宝剑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诸葛亮手持龙泉剑,犹如身负重任,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迅速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断的决策力。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由于负责南城事务的大刀营未能及时察觉阎行大军的动向,导致直属军团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

面对这一突发状况,诸葛亮当机立断,毫不留情地当众宣布了杨业的失察之罪,并按照军规对其处以罚俸一年的惩罚。

紧接着,他又下令将大刀营斥候统领带入帐中。在宣读完罪责之后,诸葛亮决意将此人推到外面斩首示众,以正军法。

杨业见状,心中一惊,连忙跪地求饶,恳请诸葛亮网开一面。而王陵等人虽然对斥候统领的失职行为心存不满,但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也深知不能自断一臂,于是纷纷开口为其求情。

诸葛亮环顾四周,见众人对斥候统领的处理意见一致,心中稍感宽慰。他略作思索后,决定网开一面,饶恕斥候统领的死罪。

然而,斥候统领所犯之罪实在严重,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诸葛亮面色一沉,毫不犹豫地宣布撤销斥候统领的职务,将其贬为普通斥候,并责令其加入敢死队,以戴罪立功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不仅如此,诸葛亮紧接着又判处斥候统领杖责八十,以儆效尤,让其他将领引以为戒。由于当前战事紧张,时间紧迫,这八十杖责暂且记下,待日后再行执行。

为了给斥候统领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诸葛亮特别规定,他必须在接下来的战役中斩获敌方首级十级,方可免除这八十杖责的惩罚。